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2.1 业余羽毛球爱好者概念界定 | 第11页 |
2.2 国内外关于功能动作筛查(FMS)的研究 | 第11-16页 |
2.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2.3 功能性动作筛查(FMS)的介绍 | 第16-18页 |
2.3.1 功能动作系统 | 第16页 |
2.3.2 功能性动作筛查(FunctionalMovementScreen)概述 | 第16-18页 |
2.3.3 FMS功能动作矫正性周期训练方法原理 | 第18页 |
2.4 羽毛球运动项目特征 | 第18-19页 |
2.5 羽毛球项目中损伤发生部位的研究 | 第19-20页 |
2.6 当前FMS应用研究中的问题 | 第20-25页 |
2.6.1 损伤风险参考标准值研究 | 第20-21页 |
2.6.2 损伤与非损伤对FMS结果影响的研究 | 第21-22页 |
2.6.3 FMS总得分及各单项动作与不同项目群体中个体的相关性 | 第22-25页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5-41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5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5-41页 |
3.2.1 文献资料法 | 第25页 |
3.2.2 观察法 | 第25页 |
3.2.3 数理统计和处理 | 第25页 |
3.2.4 实验法 | 第25-41页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41-56页 |
4.1 业余羽毛球爱好者FMS测试得分情况 | 第41-42页 |
4.1.1 业余羽毛球爱好者FMS测试得分情况 | 第41-42页 |
4.2 不同性别业余羽毛球爱好者矫正干预前后情况分析 | 第42-43页 |
4.2.1 不同性别业余羽毛球爱好者矫正干预前FMS得分情况分析 | 第42页 |
4.2.2 不同性别羽毛球爱好者矫正干预后FMS得分情况分析 | 第42-43页 |
4.3 业余羽毛球爱好者矫正干预前后不对称变化情况对比分析 | 第43-44页 |
4.4 业余羽毛球爱好者7个筛查动作分别得分情况 | 第44-54页 |
4.4.1 深蹲得分情况结果与分析 | 第44-45页 |
4.4.2 跨栏架得分情况分析 | 第45-47页 |
4.4.3 直线弓步蹲得分情况分析 | 第47-48页 |
4.4.4 肩部灵活性得分情况分析 | 第48-50页 |
4.4.5 主动直腿上抬得分情况分析 | 第50-51页 |
4.4.6 躯干稳定俯卧撑得分情况分析 | 第51-52页 |
4.4.7 旋转稳定性得分情况分析 | 第52-53页 |
4.4.8 FMS矫正性训练干预前后测总分情况 | 第53-54页 |
4.5 业余羽毛球爱好者运动能力情况分析 | 第54-56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 | 第60-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