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2.1 金融脱媒的定义 | 第12-13页 |
1.2.2 金融脱媒的产生原因 | 第13-14页 |
1.2.3 金融脱媒的度量 | 第14-15页 |
1.2.4 文献述评 | 第15-16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7-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1.5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19-20页 |
1.5.1 创新之处 | 第19页 |
1.5.2 研究不足 | 第19-20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2.1.1 金融脱媒概念界定 | 第20页 |
2.1.2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概念的界定 | 第20-21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2.2.1 金融脱媒相关理论 | 第21-23页 |
2.2.2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相关理论 | 第23-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我国金融脱媒与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现状分析 | 第25-38页 |
3.1 我国金融脱媒的现状 | 第25-34页 |
3.1.1 金融市场迅速发展 | 第25-27页 |
3.1.2 非银行金融机构不断壮大 | 第27-29页 |
3.1.3 居民投资结构日趋多元化 | 第29-31页 |
3.1.4 商业银行经营情况开始改变 | 第31-32页 |
3.1.5 金融脱媒指数上升 | 第32-34页 |
3.2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现状 | 第34-37页 |
3.2.1 净息差下降导致净利润降低 | 第34-35页 |
3.2.2 不良贷款率升高使得资产质量恶化 | 第35页 |
3.2.3 创新收入相对较少 | 第35-36页 |
3.2.4 利息收入占比过高 | 第36页 |
3.2.5 业务结构过于简单 | 第36-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影响的定性分析 | 第38-47页 |
4.1 .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盈利模式的影响 | 第38-43页 |
4.1.1 存贷款数量减少 | 第38-41页 |
4.1.2 存贷结构改变 | 第41-43页 |
4.1.3 盈利能力下降 | 第43页 |
4.2 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非传统盈利模式的影响 | 第43-45页 |
4.3 金融脱媒促进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 | 第45-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7-61页 |
5.1 指标选取 | 第47-52页 |
5.1.1 金融脱媒的指标的选取 | 第47-49页 |
5.1.2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指标的选取 | 第49-50页 |
5.1.3 控制变量 | 第50-52页 |
5.2 样本选取 | 第52页 |
5.3 描述性统计 | 第52-53页 |
5.4 面板数据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 第53-59页 |
5.4.1 单位根检验 | 第53-54页 |
5.4.2 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盈利模式的实证分析 | 第54-57页 |
5.4.3 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非传统业务盈利模式的实证分析 | 第57-59页 |
5.5 结论 | 第59-6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6章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方向及建议 | 第61-66页 |
6.1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方向 | 第61-63页 |
6.1.1 维护当下传统业务盈利模式的稳定运行 | 第61-62页 |
6.1.2 加速创新发展非传统业务盈利模式 | 第62页 |
6.1.3 实现综合型多元化经营的均衡盈利模式转型 | 第62-63页 |
6.2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具体措施 | 第63-65页 |
6.2.1 保持传统业务优势 | 第63页 |
6.2.2 创新非传统业务 | 第63-64页 |
6.2.3 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均衡发展 | 第64-65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