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1.2 类水滑石(LDHs) | 第11-12页 |
| 1.2.1 LDHs的结构与组成 | 第11页 |
| 1.2.2 LDHs的性质 | 第11-12页 |
| 1.3 类水滑石制备方法 | 第12-13页 |
| 1.4 LDHs在催化与环保领域的应用 | 第13-14页 |
| 1.5 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14-16页 |
| 1.5.1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 1.5.2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实验原料及催化剂的表征 | 第16-20页 |
| 2.1 引言 | 第16页 |
| 2.2 实验药品和仪器设备 | 第16-18页 |
| 2.3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第18-19页 |
| 2.3.1 热重(TG) | 第18页 |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18页 |
| 2.3.3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第18页 |
| 2.3.4 比表面积与孔径测试(BET) | 第18页 |
| 2.3.5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第18-19页 |
| 2.3.6 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第19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Mn掺杂NiAl类水滑石及衍生氧化物的制备及表征 | 第20-31页 |
| 3.1 引言 | 第20页 |
| 3.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0-22页 |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2-29页 |
| 3.3.1 TG曲线分析 | 第22-23页 |
| 3.3.2 SEM图分析 | 第23-24页 |
| 3.3.3 XRD谱图分析 | 第24-26页 |
| 3.3.4 BET结果分析 | 第26-27页 |
| 3.3.5 FTIR表征分析 | 第27-28页 |
| 3.3.6 H_2-TPR结果分析 | 第28-29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 第四章 MnNiAlO催化氧化SO_2的性能及活性氧物种的迁徙转化 | 第31-39页 |
| 4.1 引言 | 第31页 |
| 4.2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1-32页 |
| 4.2.1 SO_2程序升温脱附(SO_2-TPD)技术 | 第31页 |
| 4.2.2 O_2程序升温脱附(O_2-TPD)技术 | 第31-32页 |
| 4.2.3 吡啶吸附的原位红外(Py-FTIR)表征 | 第32页 |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2-37页 |
| 4.3.1 SO_2-TPD分析 | 第32-35页 |
| 4.3.2 O_2-TPD分析 | 第35-36页 |
| 4.3.3 Py-FTIR结果分析 | 第36-37页 |
| 4.4 活性氧的形成、储存及迁移 | 第37-38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五章 MnNiAlO催化剂催化氧化SO_2的机理研究 | 第39-45页 |
| 5.1 引言 | 第39页 |
| 5.2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9-40页 |
| 5.2.1 原位红外透射(in situ FTIR)表征 | 第39-40页 |
| 5.2.2 吡啶吸附的原位红外(Py-FTIR)表征 | 第40页 |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44页 |
| 5.3.1 In situ FTIR结果分析 | 第40-43页 |
| 5.3.2 Py-FTIR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5-47页 |
| 6.1 总结 | 第45页 |
| 6.2 展望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