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L-色氨酸手性放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 第9-44页 |
1 前言 | 第9-17页 |
1.1 生命起源的概述 | 第9页 |
1.2 与生命起源相关的学说 | 第9-13页 |
1.2.1 化学进化论 | 第9-11页 |
1.2.2 宇生论 | 第11-13页 |
1.3 生命体系中的对称性破缺 | 第13页 |
1.4 手性的起源 | 第13-14页 |
1.5 L-氨基酸的手性放大 | 第14-16页 |
1.6 本文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 第16页 |
1.7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17-42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17-18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18-42页 |
2.3.1 反应机理 | 第18-19页 |
2.3.2 产物平面结构的确定 | 第19-22页 |
2.3.3 产物相对能量的计算及其绝对构型的确定 | 第22-28页 |
2.3.4 手性放大的理论推导 | 第28-33页 |
2.3.5 实验过程 | 第33-37页 |
2.3.6 自然界中L-色氨酸手性放大的模拟 | 第37-39页 |
2.3.7 其他氨基酸的手性放大 | 第39-42页 |
3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二章 新结构的γ-内酰胺的合成 | 第44-56页 |
1 前言 | 第44-47页 |
1.1 γ-内酰胺类化合物的概述 | 第44页 |
1.2 γ-内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44-47页 |
1.2.1 过渡金属催化法合成γ-内酰胺 | 第44页 |
1.2.2 β-内酰胺的扩环法合成γ-内酰胺 | 第44-45页 |
1.2.3 [3+2]环化法合成γ-内酰胺 | 第45-46页 |
1.2.4 利用环丁酮合成γ-内酰胺 | 第46-47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47-49页 |
2.1 L-氨基酸甲酯及L-氨基醇与邻苯二甲醛生成γ-内酰胺的反应 | 第47-49页 |
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4 实验部分 | 第50-56页 |
4.1 试剂与仪器 | 第50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50-51页 |
4.2.1 L-色氨酸甲酯的合成 | 第50页 |
4.2.2 L-酪氨醇的合成 | 第50页 |
4.2.3 化合物1的合成 | 第50-51页 |
4.2.4 化合物10和11的合成 | 第51页 |
4.3 化合物的核磁数据 | 第51-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附录 部分化合物的NMR、MS谱图 | 第63-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