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安西极旱荒漠植物AM真菌物种多样性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1-14页
    1.1 AM真菌研究概况第11页
        1.1.1 AM真菌定义及功能第11页
        1.1.2 AM真菌研究进展第11页
    1.2 5 种极旱荒漠植物介绍第11-12页
    1.3 球囊霉素研究概况第12页
    1.4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5 研究技术路线第13-14页
第2章 极旱荒漠植物AM真菌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第14-36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4-16页
        2.1.1 样地简介第14页
        2.1.2 样品采集第14-15页
        2.1.3 AM真菌分离鉴定第15页
        2.1.4 AM真菌多样性指标测定第15-16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16-33页
        2.2.1 AM真菌种质资源第16-25页
        2.2.2 AM真菌主要形态特征第25-30页
        2.2.3 AM真菌多样性分析第30-31页
        2.2.4 AM真菌孢子分布主成分分析第31-33页
        2.2.5 AM真菌孢子年际间分布分析第33页
    2.3 讨论第33-36页
        2.3.1 AM真菌种质资源第33-34页
        2.3.2 AM真菌孢子形态学特征及生态适应性第34页
        2.3.3 植物种类对AM真菌的影响第34-36页
第3章 土壤因子对AM真菌的影响第36-45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6页
        3.1.1 样品采集第36页
        3.1.2 土壤理化指标测定第36页
        3.1.3 数据分析第36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6-42页
        3.2.1 土壤因子年际分布第36-38页
        3.2.2 土壤因子与AM真菌相关性分析第38-40页
        3.2.3 土壤有机碳与球囊霉素的关系第40-41页
        3.2.4 土壤因子与AM真菌、植物种类的关系第41-42页
    3.3 讨论第42-45页
        3.3.1 土壤因子与AM真菌的关系第42-43页
        3.3.2 土壤因子与AM真菌、植物种类的关系第43页
        3.3.3 球囊霉素与土壤因子和AM真菌的关系第43-45页
第4章 结论第45-46页
    4.1 主要结论第45页
    4.2 研究特色及创新点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3页
致谢第53-5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北荒漠带花棒根围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功能多样性研究
下一篇:安西极旱荒漠植物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耐旱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