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成年人监护制度之完善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1-18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1-13页 |
(一) 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11页 |
(二) 完善立法的需要 | 第11-12页 |
(三) 司法实践的需要 | 第12-13页 |
二、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三、研究基础 | 第14-15页 |
四、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六、研究创新 | 第16-18页 |
第1章 成年人监护的概念、特征及历史沿革 | 第18-20页 |
1.1 成年人监护的概念 | 第18页 |
1.2 成年人监护的特征 | 第18-19页 |
1.3 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9-20页 |
第2章 成年人监护制度的比较考察 | 第20-29页 |
2.1 国外成年人监护制度简介 | 第20-25页 |
2.1.1 英国成年人监护制度简介 | 第20-21页 |
2.1.2 美国成年人监护制度简介 | 第21-22页 |
2.1.3 德国成年人监护制度简介 | 第22-23页 |
2.1.4 日本成年人监护制度简介 | 第23-25页 |
2.2 国外成年人监护制度的比较分析 | 第25-29页 |
2.2.1 监护人的比较分析 | 第25-26页 |
2.2.2 监护事务的比较分析 | 第26-27页 |
2.2.3 监护开始的比较分析 | 第27-28页 |
2.2.4 监督机构的比较分析 | 第28-29页 |
第3章 我国成年人监护制度的现状及不足 | 第29-36页 |
3.1 我国成年人监护制度的现状 | 第29-32页 |
3.2 我国成年人监护制度的不足 | 第32-36页 |
3.2.1 监护人资格有待界定 | 第32页 |
3.2.2 监护人权利义务有待明确 | 第32-33页 |
3.2.3 意定监护制度有待细化 | 第33页 |
3.2.4 监护终止后有待清算 | 第33页 |
3.2.5 监护监督制度有待确立 | 第33-34页 |
3.2.6 基层群众组织的监护职能有待加强 | 第34-36页 |
第4章 我国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完善 | 第36-47页 |
4.1 界定监护人资格 | 第36-38页 |
4.1.1 自然人积极资格 | 第36页 |
4.1.2 自然人消极资格 | 第36-38页 |
4.2 明确监护人权利义务 | 第38-40页 |
4.2.1 监护人的辞职 | 第38-39页 |
4.2.2 监护人获取报酬 | 第39-40页 |
4.3 细化意定监护制度 | 第40-42页 |
4.3.1 细化意定合同内容 | 第40-41页 |
4.3.2 界定意定合同的生效与失效情形 | 第41-42页 |
4.4 增加清算程序 | 第42-43页 |
4.5 增设监护监督制度 | 第43-45页 |
4.5.1 增设监护监督的意义 | 第43页 |
4.5.2 确立监护监督主体 | 第43-44页 |
4.5.3 明确监护监督人权利义务 | 第44页 |
4.5.4 明确监护人损害赔偿方式 | 第44-45页 |
4.6 加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监护职能 | 第45-47页 |
4.6.1 由基层自治组织担任监护人的便利条件 | 第45页 |
4.6.2 监护方式多样化 | 第45-46页 |
4.6.3 设立专职人员专项基金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