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7-10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7-9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养老研究的概念及理论资源 | 第17-21页 |
2.1 家庭养老概念 | 第17-18页 |
2.2 机构养老概念及类型 | 第18-19页 |
2.3 养老研究的理论资源 | 第19-21页 |
2.3.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19页 |
2.3.2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第19-20页 |
2.3.3 社会需要理论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家庭养老模式与机构养老模式的优点及存在问题 | 第21-28页 |
3.1 家庭养老模式 | 第21-24页 |
3.1.1 家庭养老模式的现状 | 第21-22页 |
3.1.2 家庭养老模式的优点 | 第22页 |
3.1.3 家庭养老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2-24页 |
3.2 机构养老模式 | 第24-28页 |
3.2.1 机构养老模式的现状 | 第24-25页 |
3.2.2 机构养老模式的优点 | 第25-26页 |
3.2.3 机构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的质量调查及其比较分析 | 第28-39页 |
4.1 家庭养老质量的调查分析 | 第28-33页 |
4.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28页 |
4.1.2 调查对象 | 第28页 |
4.1.3 调查结果统计 | 第28-33页 |
4.2 机构养老质量调查分析 | 第33-36页 |
4.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33-34页 |
4.2.2 调查对象 | 第34页 |
4.2.3 调查结果统计 | 第34-36页 |
4.3 养老方式选择中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比较 | 第36页 |
4.4 养老方式选择的SWOT分析比较 | 第36-38页 |
4.4.1 家庭养老模式的SWOT分析 | 第37页 |
4.4.2 机构养老模式的SWOT分析 | 第37-38页 |
4.5 养老质量调查对养老方式选择的借鉴意义 | 第38-39页 |
第五章 提升老年群体生活质量的对策建议 | 第39-44页 |
5.1 弘扬中国传统孝悌文化理念 | 第39页 |
5.2 完善对空巢老人的家政服务体系 | 第39-40页 |
5.3 促进服务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 | 第40-42页 |
5.4 重视老年群体的精神赡养服务 | 第42页 |
5.5 开展志愿行动,增强社会关怀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附录一 | 第50-52页 |
附录二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