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负膨胀材料发展背景 | 第10-11页 |
1.2 负膨胀材料的分类 | 第11页 |
1.3 负热膨胀材料热缩机理 | 第11-13页 |
1.4 负热膨胀材料制备工艺 | 第13-15页 |
1.4.1 固相合成法 | 第13-14页 |
1.4.2 液相反应法 | 第14页 |
1.4.3 激光快速反应合成法 | 第14页 |
1.4.4 高温快速烧结合成法 | 第14-15页 |
1.5 基体材料制备工艺 | 第15-16页 |
1.5.1 铁镍合金制备方法 | 第15页 |
1.5.2 PI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 第15-16页 |
1.6 负膨胀材料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16-17页 |
1.7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17-19页 |
1.7.1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7.2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7-19页 |
2 水热法制备Zr_2P_2WO_(12)粉末及其性能研究 | 第19-27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实验设备及样品表征 | 第19-20页 |
2.2.1 实验设备 | 第19-20页 |
2.2.2 样品表征 | 第20页 |
2.3 Zr_2P_2WO_(12) 粉末的制备 | 第20-22页 |
2.3.1 实验原料 | 第20-21页 |
2.3.2 水热法制备Zr_2P_2WO_(12) 粉末的反应机理 | 第21页 |
2.3.3 水热法制备Zr_2P_2WO_(12) 粉末的实验步骤 | 第21-22页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2-26页 |
2.4.1 Zr_2P_2WO_(12) 粉末前驱体分析 | 第22-23页 |
2.4.2 Zr_2P_2WO_(12) 粉末XRD图谱及扫描电镜分析 | 第23-25页 |
2.4.3 Zr_2P_2WO_(12) 粉末热膨胀性能分析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Fe-Ni/Zr_2P_2WO_(1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27-38页 |
3.1 引言 | 第27-28页 |
3.2 实验步骤 | 第28-29页 |
3.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28页 |
3.2.2 铁镍复合粉末的制备 | 第28页 |
3.2.3 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8-29页 |
3.3 测试分析 | 第29页 |
3.4 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 第29-36页 |
3.4.1 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第29-30页 |
3.4.2 复合材料SEM分析 | 第30-31页 |
3.4.3 复合材料热膨胀性能分析 | 第31-33页 |
3.4.4 复合材料硬度分析 | 第33-34页 |
3.4.5 复合材料相对密度分析 | 第34-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4 原位聚合法制备PI/Zr_2P_2WO_(12)复合材料 | 第38-59页 |
4.1 引言 | 第38-39页 |
4.2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39-40页 |
4.2.1 实验原料 | 第39页 |
4.2.2 实验设备 | 第39-40页 |
4.2.3 实验表征 | 第40页 |
4.3 PI/Zr_2P_2WO_(12) 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0-42页 |
4.3.1 单体处理 | 第40-41页 |
4.3.2 PI/Zr_2P_2WO_(12) 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1页 |
4.3.3 热亚胺化步骤 | 第41-42页 |
4.4 PI/Zr_2P_2WO_(12) 复合材料实验结果及性能分析 | 第42-57页 |
4.4.1 复合材料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42-46页 |
4.4.2 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分析 | 第46-47页 |
4.4.3 复合材料热重分析 | 第47-50页 |
4.4.4 PI/Zr_2P_2WO_(12) 复合材料热膨胀性能的研究 | 第50-52页 |
4.4.5 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研究 | 第52-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5 结论 | 第59-61页 |
6 研究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 第67页 |
个人简历 | 第67页 |
研究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