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网页智能检测技术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恶意网页检测技术综述 | 第12-16页 |
1.2.2 国内外恶意网页检测技术的研究成果 | 第16-17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7-19页 |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知识 | 第19-33页 |
2.1 Web安全概述 | 第19-20页 |
2.2 网页基础知识 | 第20-22页 |
2.2.1 网页工作原理 | 第20页 |
2.2.2 HTML | 第20-21页 |
2.2.3 网页脚本语言 | 第21-22页 |
2.3 恶意网页入侵技术分析 | 第22-29页 |
2.3.1 JavaScript入侵技术 | 第22-27页 |
2.3.2 CSS伪装 | 第27-28页 |
2.3.3 Flash攻击 | 第28-29页 |
2.4 恶意代码混淆技术 | 第29-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基于增量爬虫的网页样本集获取 | 第33-45页 |
3.1 网页抓取 | 第33-43页 |
3.1.1 爬虫概述 | 第33-35页 |
3.1.2 常见爬虫工具对比 | 第35-36页 |
3.1.3 Heritrix架构 | 第36-40页 |
3.1.4 增量抓取模块设计 | 第40-43页 |
3.2 样本获取 | 第43-44页 |
3.2.1 正常样本获取 | 第43页 |
3.2.2 恶意样本获取 | 第43-4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基于网页URL和源代码的特征提取技术 | 第45-59页 |
4.1 常用的网页特征 | 第45-47页 |
4.1.1 基于网页内容特征 | 第45页 |
4.1.2 基于DOM树特征 | 第45-46页 |
4.1.3 基于邻居页面特征 | 第46-47页 |
4.2 本文提出的恶意网页特征 | 第47-51页 |
4.2.1 基于URL词汇信息特征 | 第47页 |
4.2.2 基于主机信息特征 | 第47-49页 |
4.2.3 基于页面内容特征 | 第49-51页 |
4.2.4 混淆JavaScript特征 | 第51页 |
4.3 HTML解析技术 | 第51-54页 |
4.4 混淆JavaScript特征提取技术 | 第54-58页 |
4.4.1 常用JavaScript引擎 | 第54-55页 |
4.4.2 Rhino引擎 | 第55-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基于特征融合的静态检测模型 | 第59-73页 |
5.1 数据挖掘 | 第59-62页 |
5.1.1 数据挖掘概述 | 第59页 |
5.1.2 数据挖掘常用技术 | 第59-60页 |
5.1.3 数据挖掘过程 | 第60-62页 |
5.2 分类算法 | 第62-67页 |
5.2.1 支持向量机算法 | 第63-64页 |
5.2.2 决策树算法 | 第64-65页 |
5.2.3 朴素贝叶斯算法 | 第65-66页 |
5.2.4 逻辑回归模型 | 第66-67页 |
5.3 分类训练工具及方法 | 第67-68页 |
5.3.1 分类训练工具 | 第67-68页 |
5.3.2 分类训练方法 | 第68页 |
5.4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68-72页 |
5.4.1 分类模型评估标准 | 第68-69页 |
5.4.2 实验数据准备 | 第69-70页 |
5.4.3 分类器性能对比实验 | 第70-7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恶意网页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73-87页 |
6.1 系统设计目标 | 第73页 |
6.2 系统结构设计 | 第73-74页 |
6.3 软件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74-83页 |
6.3.1 网页样本搜集模块 | 第74-75页 |
6.3.2 特征提取模块 | 第75-78页 |
6.3.3 基于特征融合的静态检测模块 | 第78-80页 |
6.3.4 动态检测模块 | 第80-83页 |
6.4 系统测试 | 第83-86页 |
6.4.1 测试过程及结果 | 第83-84页 |
6.4.2 与其他静态检测系统结果对比 | 第84-85页 |
6.4.3 与安全软件检测性能对比 | 第85-86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87-89页 |
7.1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87-88页 |
7.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