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 ·研究课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研究的内容框架和思路 | 第15-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预期研究成果 | 第17-18页 |
| ·课题创新点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及Dijkstra算法理论概述 | 第19-29页 |
| ·评价因素的确定方法 | 第19-22页 |
| ·层次分析法 | 第19页 |
| ·AHP建模的基本思想和步骤 | 第19页 |
| ·层次的建立 | 第19-20页 |
| ·标度的选取 | 第20-21页 |
| ·判断矩阵的构造 | 第21页 |
| ·权重的计算 | 第21-22页 |
|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第22-27页 |
| ·模糊数学概述 | 第22-23页 |
| ·模糊综合评判 | 第23页 |
| ·模糊综合评价的运算模型 | 第23-25页 |
| ·模糊合成算子模型 | 第25-27页 |
| ·Dijkstra算法 | 第27-29页 |
| ·Dijkstra算法概述 | 第27页 |
| ·Dijkstra算法的基本思想 | 第27页 |
| ·Dijkstra算法的具体步骤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陕西延川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与特征 | 第29-40页 |
| ·地质公园概况 | 第29-31页 |
| ·地理位置 | 第29页 |
| ·自然环境 | 第29-31页 |
| ·水文地质状况 | 第31页 |
| ·植被和土壤 | 第31页 |
| ·地质遗迹的类型与分布 | 第31-38页 |
| ·河流地貌地质遗迹特征 | 第33-35页 |
| ·黄土地貌特征 | 第35-36页 |
| ·其他地质遗迹特征 | 第36-38页 |
| ·地质遗迹游赏单元规划 | 第38-40页 |
| 第四章 陕西延川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地质科普旅游线路设计 | 第40-58页 |
| ·问卷设计分析 | 第40-43页 |
| ·地质遗迹评价设计 | 第40-42页 |
| ·辛苦度评价设计 | 第42-43页 |
| ·地质遗迹评价因素的权值 | 第43-48页 |
| ·地质遗迹模糊综合评价的计算 | 第48-53页 |
| ·计算评价因子的隶属度向量 | 第48-49页 |
| ·模糊综合评价 | 第49-53页 |
| ·辛苦度计算 | 第53页 |
| ·最优地质科普旅游线路设计 | 第53-58页 |
| ·构建数学模型 | 第54-55页 |
| ·构建电子表格模型 | 第55-58页 |
| 结论及研究展望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 附录 | 第64-70页 |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