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介孔材料的制备、改性以及其对水中污染物的吸附性能研究

摘要第11-13页
ABSTRACT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3页
    1.1 介孔分子筛 SBA-15 的概述及应用第15-19页
        1.1.1 介孔材料以及介孔分子筛 SBA-15 的概述第15页
        1.1.2 介孔分子筛 SBA-15 的合成机理第15-16页
        1.1.3 介孔分子筛 SBA-15 的制备方法第16页
        1.1.4 介孔分子筛 SBA-15 的改性第16-18页
            1.1.4.1 接枝共聚法第16-17页
            1.1.4.2 利用金属及金属氧化物及有机基团对 SBA-15 的改性第17页
            1.1.4.3 浸渍法第17-18页
        1.1.5 SBA-15 的应用第18-19页
            1.1.5.1 SBA-15 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第18页
            1.1.5.2 SBA-15 在催化领域的应用第18-19页
            1.1.5.3 SBA-15 在其它领域的应用第19页
    1.2 坡缕石粘土的概述第19-24页
        1.2.1 坡缕石粘土的概述以及矿藏分布第19-20页
        1.2.2 坡缕石的化学组成及晶体结构第20页
        1.2.3 坡缕石的特性第20-21页
            1.2.3.1 吸附性第20-21页
            1.2.3.2 催化性第21页
            1.2.3.3 稳定性第21页
            1.2.3.4 耐热性第21页
        1.2.4 坡缕石的改性第21-23页
            1.2.4.1 热活化法第21-22页
            1.2.4.2 酸活化第22页
            1.2.4.3 硅烷偶联剂改性第22-23页
            1.2.4.4 表面活性剂改性第23页
        1.2.5 坡缕石的应用第23-24页
            1.2.5.1 坡缕石在处理污水上的应用第23-24页
            1.2.5.2 坡缕石在催化方面的应用第24页
            1.2.5.3 坡缕石在其它领域的应用第24页
    1.3 罗丹宁的概述第24-25页
        1.3.1 罗丹宁简介第24-25页
        1.3.2 罗丹宁的应用第25页
    1.4 吸附理论第25-26页
        1.4.1 吸附的定义第25页
        1.4.2 吸附的类型第25-26页
        1.4.3 吸附过程的模拟类型第26页
    1.5 课题的提出与实验思路第26-27页
    参考文献第27-33页
第二章 改性 SBA-15 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离子和有机酚类的吸附性能研究第33-57页
    2.1 引言第33页
    2.2 实验部分第33-34页
        2.2.1 仪器及试剂第33-34页
    2.3. 实验方法第34-39页
        2.3.1 改性 SBA-15 的制备第34-38页
            2.3.1.1 SBA-15 的制备第34-35页
            2.3.1.2 SBA-15-G0 的制备第35页
            2.3.1.3 树枝状高分子 SBA-15-G1 和 SBA-15-G2 的合成第35-38页
        2.3.2 吸附实验第38-39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39-42页
        2.4.1 元素分析第39页
        2.4.2 红外表征第39-40页
        2.4.3 热重分析第40页
        2.4.4 扫描电镜第40-41页
        2.4.5 透射电镜第41-42页
    2.5 吸附性能测试第42-53页
        2.5.1 SBA-15 及改性 SBA-15 对有机酚类的吸附性能比较第42页
        2.5.2 SBA-15 及改性 SBA-15 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比较第42-43页
        2.5.3 SBA-15-G1 吸附对硝基苯酚和对苯二酚的最佳吸附条件的选择第43-48页
            2.5.3.1 pH 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第43-44页
            2.5.3.2 最佳吸附剂用量的确定第44-45页
            2.5.3.3 振荡时间对吸附容量的影响第45-46页
            2.5.3.4 对硝 苯酚和对苯二酚的吸附等温线第46-48页
        2.5.4 SBA-15-G1 对铅离子、镍离子和铜离子的最佳吸附条件的选择第48-53页
            2.5.4.1 pH 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第48-49页
            2.5.4.2 最佳吸附剂用量的确定第49-50页
            2.5.4.3 振荡时间对吸附容量的影响第50-51页
            2.5.4.4 三种金属离子的吸附等温线第51-53页
    2.6 结论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第三章 改性坡缕石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离子和有机酚类的吸附性能研究第57-78页
    3.1 引言第57-58页
    3.2 实验部分第58-62页
        3.2.1 仪器及试剂第58-59页
        3.2.2 吸附剂的制备第59-62页
            3.2.2.1 羟基化坡缕石的制备第59页
            3.2.2.2 树枝状坡缕石高分子聚合物的合成第59-62页
    3.3 分析和计算第62-63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63-66页
        3.4.1 坡缕石及改性坡缕石的元素分析第63页
        3.4.2 坡缕石及改性坡缕石的红外表征第63-64页
        3.4.3 坡缕石及改性坡缕石的热重分析第64页
        3.4.4 PGS-G2 的扫描电镜第64-65页
        3.4.5 PGS-G2 的透射电镜第65-66页
    3.5 吸附性能测试第66-76页
        3.5.1 PGS 及改性 PGS 对有机酚类的吸附性能比较第66页
        3.5.2 PGS 及改性 PGS 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比较第66-67页
        3.5.3 PGS-G2 吸附对硝基苯酚和对苯二酚的最佳吸附条件的选择第67-72页
            3.5.3.1. pH 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第67-68页
            3.5.3.2 最佳吸附剂用量的确定第68-69页
            3.5.3.3 振荡时间对吸附容量的影响第69-70页
            3.5.3.4 硝 苯酚和对苯二酚的吸附等温线第70-72页
        3.5.4 PGS-G2 对铅离子的最佳吸附条件的选择第72-76页
            3.5.4.1 pH 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第72-73页
            3.5.4.2 最佳吸附剂用量的确定第73-74页
            3.5.4.3 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第74页
            3.5.4.4 Pb(II)的吸附等温线第74-76页
    3.6 结果与讨论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78页
第四章 罗丹宁修饰坡缕石的制备及其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第78-89页
    4.1 引言第78页
    4.2 实验部分第78-81页
        4.2.1 仪器及试剂第78-79页
        4.2.2 吸附剂的制备第79-81页
            4.2.2.1 羟基化坡缕石的制备第79页
            4.2.2.2 罗丹宁修饰坡缕石的制备第79-81页
    4.3 分析和计算第81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81-83页
        4.4.1 坡缕石及罗丹宁修饰坡缕石的的元素分析第81页
        4.4.2 坡缕石及罗丹宁修饰坡缕石的红外表征第81-82页
        4.4.3 坡缕石及罗丹宁修饰坡缕石的的热重分析第82-83页
    4.5 罗丹宁修饰坡缕石吸附铜离子的最佳吸附条件的选择第83-87页
        4.5.1 pH 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第83页
        4.5.2 最佳吸附剂用量的确定第83-84页
        4.5.3 振荡时间对吸附容量的影响第84-85页
        4.5.4 Cu(II)离子的吸附等温线第85-86页
        4.5.5 吸附热力学参数测定第86-87页
    4.6 结果与讨论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89页
发表论文第89-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水库调水前有机氯农药的分布研究
下一篇: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有害物质的释放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