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钢渣脱硫脱硝介孔材料和催化功能材料制备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主要符号表第9-10页
1 概述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钢渣的处理工艺现状第10-11页
    1.3 宝钢钢渣处理工艺第11-13页
        1.3.1 铁水渣浸泡法处理工艺第11页
        1.3.2 转炉渣滚筒法处理工艺第11-12页
        1.3.3 转炉渣热泼法处理工艺第12页
        1.3.4 铸余渣热泼法处理工艺第12-13页
        1.3.5 电炉渣滚筒法处理工艺第13页
        1.3.6 电炉渣热泼法处理工艺第13页
    1.4 钢渣综合利用的现状第13-16页
        1.4.1 钢渣用于冶金原料领域第14-15页
        1.4.2 钢渣用于建筑领域第15页
        1.4.3 钢渣用于农业方面第15页
        1.4.4 钢渣制备微晶玻璃等陶瓷产品第15页
        1.4.5 钢渣用于其它用途第15-16页
    1.5 脱硫、脱硝吸收剂利用现状第16-18页
    1.6 主要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意义第18-20页
2 试验原料及方法第20-28页
    2.1 试验原料第20-22页
        2.1.1 钢渣第20-21页
        2.1.2 钢渣微粉的性质第21页
        2.1.3 废弃核桃壳第21-22页
        2.1.4 活性炭第22页
    2.2 试验原料的制备第22-24页
        2.2.1 钢渣基改性脱硫剂的制备第22页
        2.2.2 生物质活性炭的制备第22-23页
        2.2.3 铁水脱硫渣微粉的制备第23页
        2.2.4 铁水脱硫渣-生物质活性炭的制备第23-24页
        2.2.5 碱激发活性炭的制备第24页
        2.2.6 钢渣微粉改性碱激发活性炭的制备第24页
    2.3 试验用常规检测手段及方法第24-25页
    2.4 试验设备第25-28页
        2.4.1 湿法脱硫工艺设备第25-26页
        2.4.2 常规大气采样器第26页
        2.4.3 固定床流动反应装置第26-28页
3 基于湿法脱硫技术的钢渣微粉脱硫及改性研究第28-36页
    3.1 不同钢渣微粉种类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第28-29页
    3.2 铁水脱硫渣微粉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第29-30页
        3.2.1 浆液质量浓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第29-30页
        3.2.2 液气比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第30页
    3.3 钢渣基改性脱硫剂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第30-35页
        3.3.1 钢渣基改性脱硫剂孔结构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第31-32页
        3.3.2 不同浆液质量浓度对钢渣基改性脱硫剂脱硫效率的影响第32-33页
        3.3.3 钢渣基改性脱硫剂的性质分析第33-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4 铁水脱硫渣-生物质活性炭的烟气脱硫性能研究第36-44页
    4.1 入口SO_2含量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第36-37页
    4.2 空速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第37-38页
    4.3 不同床层温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第38-39页
    4.4 水蒸气含量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第39-40页
    4.5 氧气含量对脱硫性能的影响第40-41页
    本章小结第41-44页
5 钢渣微粉改性碱激活性炭的吸附烟气NO性能研究第44-52页
    5.1 碱激发活性炭正交试验结果分析第45-46页
    5.2 最优碱激发活性炭的表征第46-47页
        5.2.1 微观结构分析第46页
        5.2.2 孔结构分析第46-47页
    5.3 钢渣微粉改性碱激活性炭脱销性能的研究第47-50页
        5.3.1 钢渣微粉的化学成分和粒度分布分析第47页
        5.3.2 钢渣微粉种类对钢渣微粉改性碱激活性炭的性能影响第47-48页
        5.3.3 钢渣微粉掺量对钢渣微粉改性碱激活性炭的性能影响第48-49页
        5.3.4 粒径对钢渣微粉改性碱激活性炭的性能影响第49页
        5.3.5 钢渣微粉改性碱激活性炭的表征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2页
6 结论第52-54页
7 存在问题与展望第54-56页
致谢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物模板法制备竹炭(BC)基复合材料及吸波性能研究
下一篇:有机光伏材料激子解离能和外重组能的ALMO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