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8-17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 1.3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1.4 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7-25页 |
| 2.1 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 2.2 基本理论 | 第19-23页 |
| 2.3 分析框架 | 第23-25页 |
| 3 国内外失地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机制探索与实践 | 第25-35页 |
| 3.1 国外经验 | 第25-28页 |
| 3.2 国内经验 | 第28-32页 |
| 3.3 国内外经验总结 | 第32-35页 |
| 4 失地农民土地权益状况——G 开发区的实证调研 | 第35-47页 |
| 4.1 G 开发区的征地过程 | 第35-38页 |
| 4.2 G 开发区失地农民土地权益现状及问题 | 第38-47页 |
| 5 失地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制度分析 | 第47-55页 |
| 5.1 过时的征收补偿制度造成补偿标准偏低 | 第47-49页 |
| 5.2 集体化共有产权制度导致产权主体虚化 | 第49-50页 |
| 5.3 地方政府治理制度下政府的谋地倾向显著 | 第50-51页 |
| 5.4 不规范的征地分配制度给村集体操作留下空间 | 第51-53页 |
| 5.5 不完善的土地继承制度瓦解农民集体行动 | 第53-55页 |
| 6 失地农民土地权益可持续保障机制的构建 | 第55-66页 |
| 6.1 土地产权属性分离,厘清农民土地权益内容 | 第55-57页 |
| 6.2 扩充权益保障内容,探索利益分享式征收补偿机制 | 第57-59页 |
| 6.3 政府角色中立,扮演好利益分配的协调者 | 第59-62页 |
| 6.4 革新征地分配制度,锁定村集体利益和职能 | 第62-63页 |
| 6.5 培育民间组织,增强农民产权实施和维护能力 | 第63-66页 |
| 结束语 | 第66-67页 |
| 注释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附录 1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与文章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