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缩写、符号清单表 | 第14-15页 |
1 绪论 | 第15-30页 |
1.1 前言 | 第15-16页 |
1.2 手性拆分方法 | 第16-23页 |
1.2.1 结晶拆分法 | 第16-17页 |
1.2.2 化学拆分法 | 第17-19页 |
1.2.3 生物拆分法 | 第19页 |
1.2.4 色谱拆分法 | 第19-22页 |
1.2.5 膜拆分法 | 第22页 |
1.2.6 手性液液萃取拆分法 | 第22-23页 |
1.3 手性离子液体及其对映体拆分方面的应用 | 第23-27页 |
1.3.1 离子液体及手性离子液体简介 | 第23-24页 |
1.3.2 手性离子液体在拆分对映体方面的应用 | 第24-27页 |
1.4 本文研究对象和任务 | 第27-30页 |
1.4.1 酮洛芬介绍 | 第27页 |
1.4.2 酮洛芬对映体手性拆分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1.4.3 本文研究目的和任务 | 第28-30页 |
2 1-丁基-3甲基咪唑L-色氨酸萃取拆分酮洛芬对映体的研究 | 第30-43页 |
2.1 前言 | 第30-31页 |
2.2 实验内容 | 第31-35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31-32页 |
2.2.2 实验设备 | 第32页 |
2.2.3 实验步骤 | 第32页 |
2.2.4 分析方法 | 第32-35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5-42页 |
2.3.0 不同手性离子液体的影响 | 第35-36页 |
2.3.1 有机溶剂的影响 | 第36-37页 |
2.3.2 [Bmim][L-Trp]浓度的影响 | 第37-38页 |
2.3.3 水相pH的影响 | 第38-39页 |
2.3.4 酮洛芬对映体浓度的影响 | 第39-41页 |
2.3.5 甲醇含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3 双相识别手性萃取拆分酮洛芬对映体的研究 | 第43-53页 |
3.1 前言 | 第43-44页 |
3.2 实验内容 | 第44-45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44页 |
3.2.2 实验设备 | 第44-45页 |
3.2.3 实验步骤 | 第45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5-52页 |
3.3.1 有机溶剂的影响 | 第45-46页 |
3.3.2 D-酒石酸二乙酯浓度的影响 | 第46-48页 |
3.3.3 [Bmim][L-Trp]浓度的影响 | 第48-49页 |
3.3.4 水相pH的影响 | 第49-50页 |
3.3.5 酮洛芬对映体浓度的影响 | 第50-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4 氨基酸离子液体和酮洛芬相互作用的模拟研究 | 第53-65页 |
4.1 前言 | 第53页 |
4.2 计算方法 | 第53-5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4-64页 |
4.3.1 静电势分析 | 第54-56页 |
4.3.2 构型分析与相互作用能计算 | 第56-60页 |
4.3.3 约化密度函数分析 | 第60-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5 萃取剂精馏再生工艺设计 | 第65-72页 |
5.1 前言 | 第65-66页 |
5.2 精馏分离模拟 | 第66-67页 |
5.3 减压蒸馏模拟 | 第67-71页 |
5.3.1 塔压为0.8atm的减压蒸馏模拟 | 第68-69页 |
5.3.2 塔压为0.4atm的减压蒸馏模拟 | 第69-70页 |
5.3.3 塔压为0.1atm的减压蒸馏模拟 | 第70-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结论 | 第72-73页 |
6.2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