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8页 |
1.1 汉麻概况 | 第13-18页 |
1.1.1 汉麻植物的生物学特征 | 第13-14页 |
1.1.2 汉麻生产的历史与现状 | 第14-15页 |
1.1.3 汉麻籽的营养成分和功能 | 第15-17页 |
1.1.4 汉麻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 生物活性肽的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1.2.1 活性肽概述 | 第18-20页 |
1.2.1.1 降血压活性 | 第18-19页 |
1.2.1.2 降胆固醇活性 | 第19页 |
1.2.1.3 抑菌活性 | 第19-20页 |
1.2.2 酶法制备功能性短肽 | 第20-21页 |
1.2.2.1 蛋白酶种类的选择 | 第20-21页 |
1.2.2.2 酶解工艺的优化 | 第21页 |
1.2.2.3 酶解产物的活性评价 | 第21页 |
1.2.3 多肽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 第21-23页 |
1.2.3.1 多肽的分离方法 | 第21-22页 |
1.2.3.2 多肽的结构鉴定 | 第22-23页 |
1.3 降血糖肽的研究进展 | 第23-26页 |
1.3.1 糖尿病概述 | 第23-24页 |
1.3.2 降血糖功能因子的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1.3.3 降血糖肽的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1.4 立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26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第二章 汉麻籽粕分离蛋白的制备 | 第28-36页 |
2.1 引言 | 第28页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28-29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8页 |
2.2.2 实验设备 | 第28-29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9-30页 |
2.3.1 基本成分的测定 | 第29页 |
2.3.2 汉麻籽粕分离蛋白的制备工艺 | 第29页 |
2.3.3 酸沉 pH 的确定 | 第29页 |
2.3.4 蛋白提取率的计算 | 第29-30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0-34页 |
2.4.1 脱脂汉麻籽粕的组分分析 | 第30页 |
2.4.2 酸沉工艺中 pH 值的确定 | 第30-31页 |
2.4.3 碱溶 pH 值对 HMPI 提取率的影响 | 第31页 |
2.4.4 提取时间对 HMP 提取率的影响 | 第31-32页 |
2.4.5 料液比对 HMP 提取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2.4.6 温度对 HMPI 提取率的影响 | 第33页 |
2.4.7 碱提酸沉工艺的优化 | 第33-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汉麻籽粕分离蛋白的酶解工艺 | 第36-48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36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36页 |
3.2.2 实验设备 | 第36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36-38页 |
3.3.1 汉麻籽粕分离蛋白的提取 | 第36-37页 |
3.3.2 汉麻籽粕分离蛋白酶解工艺 | 第37页 |
3.3.3 蛋白质水解度的测定方法 | 第37-38页 |
3.3.3.1 pH-stat 法 | 第37页 |
3.3.3.2 甲醛滴定法 | 第37-38页 |
3.3.3.3 数据及统计分析 | 第38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38-47页 |
3.4.1 pH-stat 和甲醛滴定法测定不同商业蛋白酶酶解效果的比较 | 第38-39页 |
3.4.2 不同反应条件对 Alcalase 2.4L FG 催化 HMPI 酶解效果的影响 | 第39-43页 |
3.4.2.1 加酶量对 Alcalase 2.4L FG 催化 HMPI 酶解效果的影响 | 第39-40页 |
3.4.2.2 底物浓度对 Alcalase 2.4L FG 催化 HMPI 酶解效果的影响 | 第40-41页 |
3.4.2.3 pH 值对 Alcalase 2.4L FG 催化 HMPI 酶解效果的影响 | 第41页 |
3.4.2.4 反应温度对 Alcalase 2.4L FG 催化 HMPI 酶解效果的影响 | 第41-42页 |
3.4.2.5 反应时间对 Alcalase 2.4L FG 催化 HMPI 酶解效果的影响 | 第42-43页 |
3.4.3 Alcalase 2.4L FG 催化 HMPI 水解条件的优化 | 第43-47页 |
3.4.3.1 响应面法优化 Alcalase 2.4L FG 催化 HMPI 的水解工艺 | 第43页 |
3.4.3.2 回归模型的建立及显著性检验 | 第43-44页 |
3.4.3.3 各因素交互作用分析 | 第44-47页 |
3.4.3.4 酶解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和验证实验 | 第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汉麻籽粕蛋白酶解产物体外活性的研究及其纯化 | 第48-66页 |
4.1 引言 | 第48-49页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49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49页 |
4.2.2 实验设备 | 第49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49-53页 |
4.3.1 ACE 体外抑制活性的测定 | 第49-50页 |
4.3.2 胆固醇胶束溶解度抑制率的测定 | 第50-51页 |
4.3.3 抑菌活性的测定 | 第51页 |
4.3.3.1 菌悬液的制备 | 第51页 |
4.3.3.2 抑菌作用的测定 | 第51页 |
4.3.4 ɑ-葡萄糖苷酶体外抑制活性 | 第51页 |
4.3.5 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 | 第51页 |
4.3.6 大孔吸附树脂梯度洗脱 | 第51-52页 |
4.3.7 氨基酸组成分析 | 第52页 |
4.3.8 汉麻籽粕蛋白酶解产物的分子量测定 MALDI-TOF/TOF MS/MS | 第52页 |
4.3.9 Sephadex G-15 葡聚糖凝胶层析分离ɑ-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肽 | 第52-53页 |
4.3.10 半制备型 RP-HPLC 分离ɑ--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肽 | 第53页 |
4.3.11 产物活性肽的 ESI-MS 测定 | 第53页 |
4.4 结果与分析 | 第53-64页 |
4.4.1 不同水解度大小的汉麻籽粕酶解物对体外 ACE 的抑制活性评估 | 第53-54页 |
4.4.2 不同水解度大小的汉麻籽粕酶解物对胆固醇胶束溶解度的抑制活性评估 | 第54-55页 |
4.4.3 不同水解度大小的汉麻籽粕酶解物对抑菌活性评估 | 第55页 |
4.4.4 不同水解度大小的汉麻籽粕酶解物对ɑ-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估 | 第55-56页 |
4.4.5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汉麻籽粕多肽 | 第56-60页 |
4.4.5.1 大孔吸附树脂动态吸附 | 第56页 |
4.4.5.2 不同浓度乙醇洗脱组分得率分析 | 第56-57页 |
4.4.5.3 氨基酸组成分析及其疏水性 | 第57-58页 |
4.4.5.4 各组分的ɑ-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分析及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 第58-60页 |
4.4.6 D3组分的 Sephadex G-15 凝胶层析纯化分析 | 第60-61页 |
4.4.7 半制备型 RP-HPLC 分离 G4组分 | 第61-62页 |
4.4.8 R_7组分的 ESI MS 分析 | 第62-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附件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