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BiOX(X=CI、Br、I)NaBiO3异质结型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创新点第7-8页
目录第8-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19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页
    1.2 半导体光催化的基本原理第10-12页
    1.3 光催化中的关键问题第12-13页
        1.3.1 光催化剂中的光吸收第12页
        1.3.2 光催化剂中的电荷分离第12-13页
        1.3.3 催化剂表面的化学反应第13页
    1.4 “结”在光催化中的应用第13-19页
        1.4.1 异质结的基本原理第13-15页
        1.4.2 异质结内的光致电荷迁移第15-16页
        1.4.3 异质结在光催化中的研究进展第16-19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第19-23页
    2.1 药品及仪器第19-20页
    2.2 BiOX(X=Cl、Br、I)/NaBiO_3异质结型光催化剂的制备第20页
    2.3 催化剂的表征第20-21页
        2.3.1 X 射线粉末衍射第20页
        2.3.2 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第20页
        2.3.3 电子显微镜第20页
        2.3.4 荧光光谱第20-21页
        2.3.5 电化学测试第21页
    2.4 光催化反应及装置第21-23页
        2.4.1 光催化反应动力学第21-22页
        2.4.2 光催化反装置第22-23页
第三章 BiOBr/NaBiO_3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第23-30页
    3.1 引言第23页
    3.2 BiOBr/NaBiO_3异质结型光催化剂的制备第23页
    3.3 BiOBr/NaBiO_3异质结型光催化剂的表征第23-26页
        3.3.1 光催化剂的 XRD 分析第23-24页
        3.3.2 光催化剂的微观形貌第24-25页
        3.3.3 光催化剂的光吸收特性第25-26页
    3.4 BiOBr/NaBiO_3的光催化活性第26-27页
    3.5 光催化机理第27-30页
第四章 BiOI/NaBiO_3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第30-40页
    4.1 引言第30页
    4.2 BiOI/NaBiO_3异质结型光催化剂的制备第30页
    4.3 BiOI/NaBiO_3制备条件的优化第30-32页
        4.3.1 温度对 BiOI/NaBiO_3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第30-31页
        4.3.2 反应时间对 BiOI/NaBiO_3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第31-32页
        4.3.3 BiOI/NaBiO_3异质结型光催化剂的制备第32页
    4.4 BiOI/NaBiO_3异质结型光催化剂的表征第32-34页
        4.4.1 光催化剂的 XRD 分析第32-33页
        4.4.2 光催化剂的光吸收特性第33-34页
        4.4.3 光催化剂的微观形貌第34页
    4.5 BiOI/NaBiO_3的光催化活性第34-36页
    4.6 光催化机理第36-40页
第五章 BiOCl/NaBiO_3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第40-48页
    5.1 引言第40页
    5.2 BiOCl/NaBiO_3异质结型光催化剂的制备第40页
    5.3 BiOCl/NaBiO_3异质结型光催化剂的表征第40-42页
        5.3.1 光催化剂的 XRD 分析第40-41页
        5.3.2 光催化剂的微观形貌第41-42页
        5.3.3 光催化剂的光吸收特性第42页
    5.4 BiOCl/NaBiO_3的光催化活性第42-44页
        5.4.1 BiOCl/NaBiO_3的可见光光催化活性第42-43页
        5.4.2 BiOCl/NaBiO_3的紫外光光催化活性第43-44页
    5.5 光催化机理第44-48页
总结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5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详细摘要第57-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分子量丙烯酸—衣康酸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分子印迹TiO2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