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绪论 | 第7-10页 |
| 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7页 |
| 2 研究现状 | 第7-9页 |
| 3 研究思路和基本内容 | 第9-10页 |
| 1 吴宓的教育背景与人格特质 | 第10-15页 |
| ·吴宓的教育背景 | 第10-13页 |
| ·坚实的传统文化根基 | 第10-12页 |
| ·融合中西的学术视野 | 第12-13页 |
| ·事功与学术并重的人格特质 | 第13-15页 |
| 2 吴宓与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建立 | 第15-29页 |
| ·清华国学研究院创建的背景 | 第15-16页 |
| ·校方聘吴宓为国学研究院主任之缘由 | 第16-17页 |
| ·吴宓对清华国学研究院的贡献 | 第17-29页 |
| ·筹备工作 | 第17-18页 |
| ·协助教学 | 第18-19页 |
| ·清华国学研究院与北大国学门之比较 | 第19-28页 |
| ·清华国学研究院的教育成就 | 第28-29页 |
| 3 清华国学研究院对吴宓的影响 | 第29-42页 |
|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第29-33页 |
| ·清华国学研究院对《学衡》的影响 | 第33-39页 |
| ·从主持清华国学研究院看吴宓文化观之演变 | 第39-42页 |
| 4 总结—对吴宓主持清华国学研究院的思考 | 第42-45页 |
| 致谢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 附录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