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植物生态学论文

三江平原湿地—同江地区藻类植物分类及生态分布特征研究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1章 绪论第13-26页
    1.1 湿地的概述第13-18页
        1.1.1 湿地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1.1.2 国内湿地研究现状第15-17页
        1.1.3 国外湿地研究现状第17-18页
    1.2 藻类植物研究概况第18-21页
        1.2.1 藻类植物概述第18页
        1.2.2 藻类植物生态学功能第18-19页
        1.2.3 湿地藻类植物研究进展第19-20页
        1.2.4 藻类植物在水域生态系统中地位与作用第20-21页
    1.4 藻类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研究现状第21-23页
        1.4.1 藻类植物群落结构与各种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第21-22页
        1.4.2 浮游动物与藻类植物群落结构的关系第22页
        1.4.3 水生高等植物与藻类植物群落结构的关系第22-23页
        1.4.4 鱼类与藻类植物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第23页
    1.5 三江平原湿地概况及其藻类植物研究现状第23-24页
        1.5.1 三江平原湿地自然情况简介第23-24页
        1.5.2 三江平原湿地同江地区自然情况概述第24页
        1.5.3 三江平原湿地藻类研究现状第24页
    1.6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第24-26页
        1.6.1 研究的内容第24-25页
        1.6.2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5-26页
第2章 三江平原湿地同江地区藻类植物特征第26-49页
    2.1 引言第26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6-29页
        2.2.1 采样时间及采样点设置第26-28页
        2.2.2 藻类植物标本的采集及保存第28页
        2.2.3 藻类植物样品的定性定量分析第28-29页
        2.2.4 采样点理化指标测定第29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9-45页
        2.3.1 藻类植物种类组成及分布第29-36页
        2.3.2 藻类植物的年际变化第36-37页
        2.3.3 藻类植物细胞密度组成第37-39页
        2.3.4 藻类植物优势种的生态分布第39-45页
    2.4 讨论第45-46页
    2.5 小结第46-49页
第3章 三江平原湿地藻类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第49-62页
    3.1 引言第49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49-52页
        3.2.1 Margalef 多样性指数(H)第49-50页
        3.2.2 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H′)第50页
        3.2.3 Pielou 均匀度指数(J)第50-51页
        3.2.4 Simpson 生态优势度指数(D)第51页
        3.2.5 多样性阈值(Dv)第51-52页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2-59页
        3.3.1 Margalef 多样性指数第52-53页
        3.3.2 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第53-55页
        3.3.3 Pielou 均匀度指数第55-56页
        3.3.4 Simpson 生态优势度指数第56-58页
        3.3.5 多样性阈值第58-59页
    3.4 讨论第59-61页
    3.5 小结第61-62页
第4章 三江平原湿地同江地区藻类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62-78页
    4.1 引言第62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62-63页
        4.2.1 采样点理化指标测定第62页
        4.2.2 指示生物法评价第62-63页
        4.2.3 藻类污染指数第63页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3-76页
        4.3.1 水温(WT)第63-64页
        4.3.2 酸碱度(pH 值)第64-66页
        4.3.3 电导率(SpCond.)第66-68页
        4.3.4 藻类植物分布及其环境相关性第68-69页
        4.3.5 藻类植物优势种群的指示作用第69-74页
        4.3.6 藻类植物污染指数评价结果第74-76页
    4.4 讨论第76页
    4.5 小结第76-78页
第5章 三江平原湿地同江地区藻类植物群落结构聚类和排序分析第78-85页
    5.1 引言第78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78-80页
        5.2.1 多元统计分析软件 PRIMER第78-79页
        5.2.2 数据处理第79-80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80-83页
        5.3.1 三江平原湿地同江地区 2012 年藻类植物群落结构聚类及 MDS 排序分析第80-82页
        5.3.2 三江平原湿地同江地区 2013 年藻类植物群落结构聚类及 MDS 排序分析第82-83页
    5.4 讨论第83-84页
    5.5 小结第84-85页
结论第85-89页
    1. 三江平原湿地同江地区藻类植物组成、分布及群落结构第85-86页
    2. 三江平原湿地同江地区藻类植物多样性指数及其评价第86-87页
    3. 三江平原湿地同江地区藻类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87页
    4 三江平原湿地同江地区藻类植物群落聚类及排序分析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102页
图版第102-11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8-120页
致谢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贵水韭和中华水韭配子体及胚胎发育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盐碱胁迫对燕麦幼苗不同叶位叶片生长与生理代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