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标图在作物品种评价和品种环境互作分析中的应用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1.1.1 从一般适应性分析到特殊适应性分析 | 第10-12页 |
1.1.2 双标图与特殊适应性分析和GE分析 | 第12页 |
1.1.3 AMMI与GGE之争 | 第12-13页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 本研究课题的来源 | 第14-15页 |
第2章 奇异值分解与主成分分析 | 第15-19页 |
2.1 奇异值分解概述 | 第15-16页 |
2.2 SVD与主成分分析 | 第16-18页 |
2.2.1 基于样本相关阵的主成分分析 | 第16-17页 |
2.2.2 基于样本协方差阵的主成分分析 | 第17-1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双标图理论 | 第19-28页 |
3.1 秩-2矩阵的双标图 | 第19-21页 |
3.1.1 矩阵的满秩分解 | 第19页 |
3.1.2 行效应和列效应 | 第19-20页 |
3.1.3 双标图的定义 | 第20页 |
3.1.4 标图的唯一化 | 第20-21页 |
3.2 任意矩阵的双标图 | 第21-23页 |
3.2.1 任意矩阵的秩-2近似 | 第21-22页 |
3.2.2 奇异值分配 | 第22-23页 |
3.3 双标图在主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 第23-27页 |
3.3.1 基于样本协方差阵的主成分分析的双标图 | 第23-25页 |
3.3.2 拟合度分析 | 第25-2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GGE模型 | 第28-50页 |
4.1 构建GGE模型 | 第28-30页 |
4.1.1 方差分析 | 第28-29页 |
4.1.2 主成分分析 | 第29-30页 |
4.2 构建GGE双标图 | 第30-36页 |
4.3 GGE双标图分析 | 第36-45页 |
4.3.1 双标图的内积原理 | 第36-38页 |
4.3.2 品种的特殊适应性分析 | 第38-39页 |
4.3.3 品种的高产性分析 | 第39页 |
4.3.4 环境评价 | 第39-42页 |
4.3.5 品种的相似性分析 | 第42-43页 |
4.3.6 品种稳定性分析 | 第43-45页 |
4.4 多维GGE模型分析 | 第45-48页 |
4.4.1 特殊适应性分析和高产性分析 | 第45-46页 |
4.4.2 环境评价 | 第46-47页 |
4.4.3 品种相似性分析和品种稳定性分析 | 第47-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5章 AMMI模型 | 第50-65页 |
5.1 AMMI模型的构建 | 第50-52页 |
5.2 AMMI双标图的构建 | 第52-57页 |
5.2.1 AMMI1双标图的构建与评价 | 第54-57页 |
5.2.2 AMMI2双标图的构建 | 第57页 |
5.3 AMMI模型和AMMI2双标图分析 | 第57-60页 |
5.3.1 GE分析 | 第57-58页 |
5.3.2 品种的特殊适应性分析 | 第58页 |
5.3.3 品种相似性分析和品种稳定性分析 | 第58-59页 |
5.3.4 品种一般适应性分析图 | 第59-60页 |
5.4 AMMI模型的多维推广 | 第60-63页 |
5.4.1 GE分析 | 第60-61页 |
5.4.2 品种的特殊适应性分析 | 第61-62页 |
5.4.3 品种一般适应性分析图 | 第62-6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6章 AMMI模型和GGE模型的模拟比较与评价 | 第65-69页 |
6.1 模拟算法 | 第65页 |
6.2 模拟结果分析 | 第65-67页 |
6.2.1 AMMI和GGE的均方误差比较 | 第66-67页 |
6.2.2 交互方差对均方误差的影响 | 第67页 |
6.2.3 累积贡献率与主成分个数的选取 | 第67页 |
6.3 零误差方差的模拟比较 | 第67-68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附录 双标图R程序核心代码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