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符号及缩写说明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4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氮、氧杂环化合物 | 第8-10页 |
1.2.1 三元、四元杂环 | 第8-9页 |
1.2.2 五元、六元杂环 | 第9-10页 |
1.2.3 苯并杂环 | 第10页 |
1.3 过渡金属催化氮、氧杂环化合物的合成 | 第10-22页 |
1.3.1 铑催化氮、氧杂环化合物的合成 | 第10-12页 |
1.3.2 钯催化氮、氧杂环化合物的合成 | 第12-14页 |
1.3.3 钌催化氮、氧杂环化合物的合成 | 第14-22页 |
1.4 课题的创新性、研究内容方法 | 第22-24页 |
1.4.1 课题的创新性 | 第22页 |
1.4.2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2-24页 |
第二章 钌催化伯醇脱氢参与 14-取代-14-H-二苯并[a,j]氧杂蒽的合成 | 第24-35页 |
2.1 引言 | 第2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4-29页 |
2.2.1 实验药品 | 第24-25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2.2.3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25-27页 |
2.2.4 钌/Yb(OTf)_3共同催化合成 14-取代-14-H-二苯并[a,j]氧杂蒽 | 第27-29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9-34页 |
2.3.1 不同的反应底物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2.3.2 反应机理的探讨 | 第30页 |
2.3.3 产物表征 | 第30-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钌催化邻二醇脱氢参与多取代吡咯衍生物的合成 | 第35-43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5-40页 |
3.2.1 实验药品 | 第35-36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36-37页 |
3.2.3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37-39页 |
3.2.4 钌催化合成 2, 3, 4-三取代吡咯衍生物 | 第39-40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0-42页 |
3.3.1 不同的反应底物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3.3.2 反应机理的探讨 | 第41页 |
3.3.3 产物表征 | 第41-42页 |
3.4 本章小节 | 第42-43页 |
第四章 钌催化邻氨基苯甲醇脱氢参与 2-芳基喹啉衍生物的合成 | 第43-50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3-47页 |
4.2.1 实验药品 | 第43-44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44页 |
4.2.3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44-46页 |
4.2.4 钌/AgOTf 共同催化合成 2-芳基喹啉衍生物 | 第46-47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7-49页 |
4.3.1 不同的反应底物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 第47页 |
4.3.2 反应机理的探讨 | 第47-48页 |
4.3.3 产物表征 | 第48-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50页 |
5.2 展望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1页 |
附图 | 第61-86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