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商人经济犯罪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一 秦汉时期商业法律方面的研究 | 第11-12页 |
二 商人经济犯罪类型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四节 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第五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7页 |
一 商人概念 | 第15-16页 |
二 经济犯罪概念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秦汉商品经济发展 | 第17-27页 |
第一节 秦朝商品经济初步发展 | 第17-19页 |
第二节 西汉初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 第19-21页 |
第三节 西汉中后期商品经济曲折中发展 | 第21-24页 |
第四节 东汉时期商品经济持续发展 | 第24-27页 |
第三章 秦汉商人经济犯罪的主要类型 | 第27-48页 |
第一节 扰乱市场秩序 | 第27-36页 |
一 囤积居奇,哄抬物价 | 第27-29页 |
二 盗铸钱币 | 第29-34页 |
三 取息过律 | 第34-36页 |
第二节 行贿犯罪 | 第36-39页 |
第三节 走私犯罪 | 第39-42页 |
第四节 其它类型 | 第42-48页 |
一 买卖违禁品 | 第42-44页 |
二 商品质量方面 | 第44-45页 |
三 偷税漏税 | 第45-48页 |
第四章 秦汉时期政府对待商人经济犯罪的政策措施 | 第48-61页 |
第一节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 第48-55页 |
一 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法律 | 第48-49页 |
二 打击盗铸钱币的法律 | 第49-51页 |
三 打击行贿的法律 | 第51页 |
四 打击走私犯罪的法律 | 第51-53页 |
五 打击买卖违禁物品的法律 | 第53-54页 |
六 打击偷税漏税的法律 | 第54-55页 |
第二节 经济政策 | 第55-61页 |
一 常平仓的设置 | 第55-56页 |
二 实行“平价”政策 | 第56-58页 |
三 实行“均输平准”政策 | 第58-59页 |
四 禁榷制度 | 第59-61页 |
第五章 秦汉商人经济犯罪原因探析 | 第61-70页 |
第一节 刑罚减轻 | 第61-63页 |
第二节 “禁民二业”政策逐渐走向名存实亡 | 第63-65页 |
第三节 国家政策的影响 | 第65-67页 |
第四节 传统道德约束力减弱 | 第67-70页 |
结语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