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8页 |
前言 | 第8-16页 |
一、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三、 研究工作 | 第14-15页 |
四、 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一、海伦赴东方的背景 | 第16-23页 |
(一) 家庭背景和写作训练 | 第16-17页 |
(二) 赛珍珠作品的影响 | 第17-18页 |
(三) 远赴东方的时代和宗教因素 | 第18-20页 |
(四) 东方的时代变化 | 第20-23页 |
二、海伦与中国抗日斗争 | 第23-39页 |
(一) 到苏州、上海后的中国印象 | 第23-24页 |
(二) 中日实力对比 | 第24-30页 |
(三) 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 | 第30页 |
(四) 海伦的采访和参与抵抗活动 | 第30-39页 |
三、海伦与朝鲜反日独立斗争 | 第39-52页 |
(一) 日本占领下的朝鲜与朝鲜反日斗争 | 第39-43页 |
(二) 革命者张明 | 第43-45页 |
(三) 对张明的采访 | 第45-48页 |
(四) 《阿里郎之歌》及其反响 | 第48-52页 |
四、海伦的中朝反日斗争报道评判 | 第52-56页 |
(一) 海伦关于中朝反日斗争报道的特点 | 第52-53页 |
(二) 海伦对中朝反日斗争的贡献 | 第53-54页 |
(三) 海伦的活动对世界和后世的影响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附录 | 第57-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