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2-氨基噻唑的结构特征及其酰胺衍生物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1.2.1 2-氨基噻唑的结构特征 | 第13页 |
1.2.2 2-氨基噻唑酰胺衍生物的生理活性研究 | 第13-17页 |
1.3 2-氨基苯并噻唑的结构特征及其酰胺衍生物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1.3.1 2-氨基苯并噻唑的结构特征 | 第17页 |
1.3.2 2-氨基苯并噻唑酰胺衍生物的生物生理活性研究 | 第17-20页 |
1.4 肉桂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生物生理活性研究 | 第20-22页 |
1.4.1 肉桂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血液生理活性 | 第20-21页 |
1.4.2 肉桂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其他生理生化活性 | 第21-22页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噻唑类酰胺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24-50页 |
2.1 引言 | 第24-25页 |
2.2 实验仪器及材料 | 第25-26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2.2.2 实验试剂 | 第25-26页 |
2.3 2-氨基噻唑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26-38页 |
2.3.1 2-氨基噻唑酰胺衍生物的合成路线 | 第26-27页 |
2.3.2 2-氨基噻唑酰胺衍生物的合成步骤 | 第27-28页 |
2.3.3 2-氨基噻唑酰胺衍生物的结构表征 | 第28-35页 |
2.3.4 五个2-氨基噻唑酰胺衍生物的晶体结构表征 | 第35-38页 |
2.4 2-氨基苯并噻唑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38-48页 |
2.4.1 2-氨基苯并噻唑酰胺衍生物的合成路线 | 第38-39页 |
2.4.2 2-氨基苯并噻唑酰胺衍生物的合成步骤 | 第39-40页 |
2.4.3 2-氨基苯并噻唑酰胺衍生物的结构表征 | 第40-46页 |
2.4.4 2-氨基苯并噻唑酰胺衍生物的晶体结构表征 | 第46-4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三章 噻唑类酰胺衍生物的热稳定性分析 | 第50-55页 |
3.1 引言 | 第50页 |
3.2 热重分析测试 | 第50-54页 |
3.2.1 实验原理 | 第50-51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51页 |
3.2.3 实验步骤 | 第51页 |
3.2.4 热重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51-5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噻唑类酰胺衍生物的凝血四项测试 | 第55-77页 |
4.1 引言 | 第55-57页 |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57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57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57页 |
4.3 实验内容 | 第57-60页 |
4.3.1 实验预处理 | 第57-58页 |
4.3.2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试 | 第58页 |
4.3.3 凝血酶原时间测试 | 第58-59页 |
4.3.4 凝血酶时间测试 | 第59页 |
4.3.5 纤维蛋白原测试 | 第59页 |
4.3.6 数据处理 | 第59-60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60-76页 |
4.4.1 2-氨基噻唑衍生物对凝血四项的影响 | 第61-69页 |
4.4.2 2-氨基苯并噻唑衍生物对凝血四项的影响 | 第69-7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噻唑类酰胺衍生物的血小板聚集测试 | 第77-84页 |
5.1 引言 | 第77-78页 |
5.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78页 |
5.2.1 实验仪器 | 第78页 |
5.2.2 实验试剂 | 第78页 |
5.3 实验内容 | 第78-82页 |
5.3.1 实验原理 | 第78-79页 |
5.3.2 实验步骤 | 第79页 |
5.3.3 数据处理 | 第79页 |
5.3.4 实验结果讨论 | 第79-8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4-87页 |
6.1 总结 | 第84-85页 |
6.2 展望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4页 |
附录 | 第94-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