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各种类型园林论文

浙西南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目录第8-12页
1 绪论第12-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2 研究目的第12-13页
    1.3 研究意义第13-16页
        1.3.1 景观意义第13-14页
        1.3.2 生态意义第14-15页
        1.3.3 社会意义第15页
        1.3.4 健康意义第15-16页
    1.4 相关概念和范围的界定第16-19页
        1.4.1 城市公园第16-17页
        1.4.2 城市公园的范畴第17页
        1.4.3 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第17-18页
        1.4.4 浙西南地区第18-19页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9-21页
        1.5.1 研究内容第19页
        1.5.2 研究方法第19-21页
2 公园植物景观实体构成要素第21-32页
    2.1 公园植物的整体景观第21-23页
        2.1.1 树形第21-22页
        2.1.2 质感第22-23页
    2.2 植物的局部景观与色彩景观第23-29页
        2.2.1 植物根的形态美第23-24页
        2.2.2 枝干的形态美与色彩美第24页
        2.2.3 叶的形态美与色彩美第24-26页
        2.2.4 花的形态美与色彩美第26-27页
        2.2.5 果实的形态美与色彩美第27-29页
    2.3 植物的组合景观第29-32页
        2.3.1 孤植第29页
        2.3.2 对植和列植第29-30页
        2.3.3 丛植和群植第30-31页
        2.3.4 林植第31页
        2.3.5 绿篱与色块第31页
        2.3.6 花坛与花境景观第31-32页
3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延伸内容第32-40页
    3.1 植物展现的时序景观第32-34页
        3.1.1 植物的季相第32页
        3.1.2 植物季相表达的时序景观第32-33页
        3.1.3 植物生长过程展现的时序景观第33-34页
    3.2 通过植物构建的空间景观第34-37页
        3.2.1 植物空间的营造第34页
        3.2.2 植物构成的空间类型与应用第34-37页
    3.3 植物的象征意义营造的文化景观第37-38页
        3.3.1 植物个体的文化内涵第37-38页
        3.3.2 植物组景营造的意境第38页
    3.4 植物形成的地域景观第38页
    3.5 植物营造的其它多元景观第38-40页
4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第40-54页
    4.1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基本类型第40-41页
        4.1.1 原生植物景观第40页
        4.1.2 人工植物景观第40页
        4.1.3 自然恢复植物景观第40-41页
    4.2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设计模式第41页
        4.2.1 自然式第41页
        4.2.2 规则式第41页
        4.2.3 混合式第41页
    4.3 植物品种的选择第41-45页
        4.3.1 根据植物在公园中的用途选择第42-43页
        4.3.2 根据立地条件选择植第43-44页
        4.3.3 游人活动频繁区域植物的选择第44页
        4.3.4 植物的选择应权衡利弊第44-45页
    4.4 公园中植物与其它元素结合的景观设计第45-51页
        4.4.1 与水体构成的滨水植物景观第45-47页
        4.4.2 与园路构成的路线植物景观第47-48页
        4.4.3 与建筑结合的植物景观第48-49页
        4.4.4 与地形结合的植物景观第49-50页
        4.4.5 配合灯光的植物夜景第50页
        4.4.6 结合自然因素的植物景观第50-51页
    4.5 设计原则第51-54页
        4.5.1 科学性与生态性原则第51页
        4.5.2 艺术性与文化性原则第51-52页
        4.5.3 经济性与发展性原则第52-53页
        4.5.4 功能性与社会性原则第53-54页
5 浙西南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第54-68页
    5.1 丽水市城市公园概况第54-55页
    5.2 该地区公园植物景观的地域性特征第55页
    5.3 案例分析第55-68页
        5.3.1 白云山森林公园第55-59页
        5.3.2 江滨公园第59-64页
        5.3.3 处州公园第64-68页
6 分析与总结第68-77页
    6.1 浙西南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独特之处第68-71页
        6.1.1 植物景观类型多样第68页
        6.1.2 运用大量乡土树种第68-69页
        6.1.3 别具特色的滨水带状公园第69页
        6.1.4 无与伦比的城郊山林公园第69-71页
    6.2 浙西南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不足之处第71-73页
        6.2.1 起步晚、误区多第71页
        6.2.2 乡土植物种类应用率低第71-72页
        6.2.3 植物景观同质化现象突出第72-73页
        6.2.4 其他人为因素影响植物景观品质第73页
        6.2.5 缺乏专业的植物园、防护性公园等第73页
    6.3 发展对策第73-77页
        6.3.1 建立健全并切实落实相关工作机制第73-74页
        6.3.2 注重富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植物景观建设第74-75页
        6.3.3 加强引种驯化及其相关工作第75页
        6.3.4 加强本地区专业人才的培养第75-76页
        6.3.5 加快植物园等专类公园的建设第76-77页
7 不足与展望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跨度钢管桁架屋盖动力性能及地震反应分析
下一篇:变截面空心梁的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