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电力系统稳定性概述 | 第12-13页 |
1.2.1 电力系统稳定性定义 | 第12-13页 |
1.2.2 电力系统停电事故 | 第13页 |
1.3 灵活交流输电(FACTS)技术 | 第13-17页 |
1.3.1 FACTS的概念及定义 | 第13-14页 |
1.3.2 FACTS设备的分类与应用 | 第14-17页 |
1.4 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1 SSSC数学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4.2 控制器的控制策略 | 第17-18页 |
1.4.3 SSSC与系统其他设备的协调控制 | 第18页 |
1.5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8-21页 |
1.5.1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1.5.2 本文结构内容安排 | 第19-21页 |
第二章 SSSC的基本结构原理及特性分析 | 第21-28页 |
2.1 SSSC的主要结构 | 第21-23页 |
2.1.1 电压型变换器(SC) | 第21-22页 |
2.1.2 耦合电路结构 | 第22-23页 |
2.2 SSSC的基本原理 | 第23-25页 |
2.2.1 补偿方式 | 第23-24页 |
2.2.2 控制器工作原理 | 第24-25页 |
2.3 SSSC的补偿特性分析 | 第25-27页 |
2.3.1 线路电流的调节特性 | 第25-26页 |
2.3.2 系统功率的调节特性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多指标非线性控制方法设计原理 | 第28-39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 第28-30页 |
3.3 SISO反馈精确线性化设计 | 第30-34页 |
3.3.1 系统相对阶 | 第30页 |
3.3.2 SISO的状态反馈完全精确线性化设计 | 第30-32页 |
3.3.3 SISO的状态反馈部分精确线性化设计 | 第32-34页 |
3.4 多指标非线性控制系统设计 | 第34-38页 |
3.4.1 MIMO状态反馈完全精确线性化设计 | 第35-36页 |
3.4.2 MIMO状态反馈部分精确线性化设计 | 第36-37页 |
3.4.3 多指标非线性控制设计方法 | 第37-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SSSC与发电机励磁的多指标非线性协调控制器设计 | 第39-50页 |
4.1 引言 | 第39页 |
4.2 协调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建立 | 第39-43页 |
4.2.1 SSSC的数学模型 | 第40-42页 |
4.2.2 发电机励磁数学模型 | 第42-43页 |
4.3 多指标非线性协调控制器设计 | 第43-46页 |
4.3.1 输出函数选取 | 第43-44页 |
4.3.2 反馈控制律求解 | 第44-46页 |
4.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6-49页 |
4.4.1 仿真参数 | 第46页 |
4.4.2 调功扰动 | 第46-47页 |
4.4.3 三相短路故障 | 第47-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SSSC与SVC的交互影响分析及协调控制器设计 | 第50-64页 |
5.1 引言 | 第50页 |
5.2 相对增益矩阵(RGA)理论 | 第50-53页 |
5.2.1 RGA的基本概念 | 第51-52页 |
5.2.2 RGA分析设计方法 | 第52-53页 |
5.3 基于RGA理论的SVC与SSSC交互影响分析设计 | 第53-57页 |
5.3.1 系统微分方程模型 | 第53-54页 |
5.3.2 系统线性化模型 | 第54-56页 |
5.3.3 RGA交互分析结果 | 第56-57页 |
5.4 SSSC与SVC多指标非线性协调控制器设计 | 第57-59页 |
5.4.1 系统输出函数选取 | 第57-58页 |
5.4.2 协调控制器设计 | 第58-59页 |
5.5 协调控制器仿真分析 | 第59-63页 |
5.5.1 调功扰动 | 第60-61页 |
5.5.2 三相短路故障 | 第61-6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64-65页 |
6.2 今后研究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2-73页 |
基金资助声明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