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证人制度研究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专家证人的界定 | 第11-20页 |
一、两大法系对专家证人的界定 | 第11-13页 |
(一) 两大法系对专家证人概念的辨析 | 第11-12页 |
(二) 两大法系专家制度的优缺点 | 第12-13页 |
二、专家证人的新发展 | 第13-19页 |
(一) 专家证人的含义 | 第13-15页 |
(二) 专家证人的资质 | 第15-18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三、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专家证人制度的利弊 | 第20-25页 |
一、专家证人制度的优势 | 第20-23页 |
(一) 有助于当事人保护其自身权益 | 第20-21页 |
(二) 有助于实现程序公正 | 第21页 |
(三) 有助于保持证据客观性 | 第21-22页 |
(四) 有助于法官对专家证据的审查 | 第22-23页 |
二、专家证人制度的缺点 | 第23-25页 |
第三章 专家证人的基本规则 | 第25-29页 |
一、专家证人对法院的优先责任 | 第25页 |
二、专家证据的限制运用规则 | 第25页 |
三、专家证据的开示 | 第25-26页 |
四、遵循证人的质证规则 | 第26页 |
五、专家证人的直接言辞原则 | 第26-29页 |
第四章 专家证据可采性问题 | 第29-35页 |
一、法庭判断的困境 | 第29-30页 |
二、探究证据可采性判断的几种选择 | 第30-33页 |
三、小结 | 第33-35页 |
第五章 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 第35-41页 |
一、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不足 | 第35-37页 |
(一) 缺少一个统一的纲领 | 第35页 |
(二) 侦查机关对鉴定的独断专横 | 第35-36页 |
(三) 鉴定人资格认证问题 | 第36-37页 |
(四) 法院于鉴定中的不作为 | 第37页 |
二、完善我国司法鉴定制度 | 第37-41页 |
(一) 专家证人界定为自然人 | 第37-38页 |
(二) 改革专家证人资格审查制度 | 第38-39页 |
(三) 鉴定的启动及人员的选任 | 第39页 |
(四) 专家证据的采信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