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9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相关研究综述第11-16页
        1.2.1 国内旅游发展研究综述第11-15页
        1.2.2 国外旅游发展研究综述第15页
        1.2.3 相关研究述评第15-16页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第16-19页
        1.3.1 研究思路第16-17页
        1.3.2 研究框架与内容第17-18页
        1.3.3 研究方法第18-19页
2 相关概念和理论第19-24页
    2.1 相关概念第19-21页
        2.1.1 全域旅游第19-20页
        2.1.2 生态旅游第20-21页
        2.1.3 生态旅游示范区第21页
        2.1.4 康养旅游第21页
    2.2 相关理论第21-24页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1-22页
        2.2.2 系统性理论第22页
        2.2.3 马斯洛需求理论第22-24页
3 广西金秀县旅游发展条件分析第24-38页
    3.1 自然地理条件第24页
    3.2 区位交通条件第24-26页
    3.3 经济社会条件第26-27页
        3.3.1 历史沿革第26页
        3.3.2 民族状况第26页
        3.3.3 国民经济状况第26-27页
    3.4 旅游资源条件第27-33页
        3.4.1 旅游资源类型第27-28页
        3.4.2 旅游资源等级分布第28-29页
        3.4.3 旅游资源特色第29-33页
    3.5 金秀县旅游发展历程第33-34页
    3.6 金秀县旅游市场第34-38页
        3.6.1 旅游接待情况第34-35页
        3.6.2 客源地结构第35-36页
        3.6.3 旅游市场知名度第36-38页
4 金秀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8-43页
    4.1 可持续发展面临压力第38页
    4.2 旅游发展战略地位与良好的资源不相称第38页
    4.3 旅游规划不够完善、开发经营整体水平较低第38-39页
        4.3.1 规划方面还不够完善第38-39页
        4.3.2 开发经营整体水平较低第39页
    4.4 旅游资源存在一定客观制约因素第39-40页
        4.4.1 单体旅游资源在广域范围内独特性不太明显第39页
        4.4.2 旅游环境容量小第39-40页
    4.5 旅游总体形象宣传不够突出第40-41页
    4.6 经济支撑能力不足第41页
    4.7 知名度不够高、竞争力不够强第41-43页
5 金秀与巴马、张家界旅游比较分析第43-47页
    5.1 金秀与巴马比较分析第43页
    5.2 金秀与张家界比较分析第43-45页
    5.3 比较分析小结第45-47页
6 金秀县旅游发展对策第47-58页
    6.1 以新发展理念指引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第47-48页
        6.1.1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第47页
        6.1.2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第47-48页
    6.2 打造平台、提升金秀旅游的战略地位第48-50页
        6.2.1 打造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第49页
        6.2.2 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第49-50页
        6.2.3 打造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和“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第50页
    6.3 完善规划、规范旅游开发经营管理第50-51页
        6.3.1 完善旅游规划第50页
        6.3.2 完善旅游统筹发展机制第50-51页
        6.3.3 规范旅游开发经营行为第51页
        6.3.4 加强培训教育提升旅游经营管理水平第51页
    6.4 扬长避短,突破自身局限发挥优势第51-52页
        6.4.1 充分发挥综合品位高的优势第51页
        6.4.2 合理化解旅游环境容量小的局限性第51-52页
    6.5 提升品牌、树立金秀鲜明的生态旅游形象第52-53页
        6.5.1 生态瑶乡净土第53页
        6.5.2 观光避暑胜地第53页
        6.5.3 长寿康养宝地第53页
    6.6 多措并举,构建旅游与经济互促发展的良性格局第53-56页
        6.6.1 多渠道筹措资金提升发展支撑第53-54页
        6.6.2 注重招商引资质量推动提速发展第54页
        6.6.3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改善旅游可进入性第54-55页
        6.6.4 强化区域合作借势发展第55页
        6.6.5 推进旅游与脱贫攻坚相融合惠及百姓第55-56页
    6.7 强化包装策划宣传,提升整体知名度和竞争力第56-58页
        6.7.1 强化整体策划包装第56页
        6.7.2 实行差异化重点营销第56页
        6.7.3 开展专题营销第56页
        6.7.4 加大联合营销力度第56-57页
        6.7.5 开展产品组合宣传第57页
        6.7.6 大力发展旅游电商第57-58页
7 结语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呼和浩特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基于网络文本分析
下一篇:森林公园露营地旅游体验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