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我国国家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绪论第11-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3-14页
2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概述第14-19页
    2.1 相关概念第14-15页
        2.1.1 精神损害第14页
        2.1.2 精神损害赔偿第14-15页
    2.2 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界定的原则第15-16页
    2.3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意义第16-17页
        2.3.1 落实保障宪法权利的需要第16页
        2.3.2 督促国家公务人员依法办事第16页
        2.3.3 引导社会尊重精神利益第16-17页
    2.4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历史发展第17-19页
3 我国《国家赔偿法》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现状与问题第19-23页
    3.1 现状分析第19-20页
    3.2 存在的问题第20-23页
        3.2.1 精神损害赔偿金额的计算所应遵循的原则不明确第20页
        3.2.2 “造成严重后果”的精神损害的具体情形不明确第20-21页
        3.2.3 精神损害赔偿范围过窄第21-22页
        3.2.4 未规定精神损害赔偿金额确定时需考虑的因素第22-23页
4 完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23-26页
    4.1 完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必要性分析第23-24页
        4.1.1 完整保护合法权益的需要第23页
        4.1.2 完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限制国家权力滥用的需要第23-24页
    4.2 完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可行性分析第24-26页
        4.2.1 物质基础第24-25页
        4.2.2 法律基础第25页
        4.2.3 思想基础第25-26页
5 完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建议第26-33页
    5.1 明确精神损害赔偿金额算定时应遵循的原则第26-28页
        5.1.1 补偿为主,惩罚为辅原则第26-27页
        5.1.2 适当限制原则第27页
        5.1.3 法官酌定原则第27-28页
    5.2 明确“严重后果”的具体情形第28-29页
    5.3 扩大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第29-30页
    5.4 明确算定赔偿数额时应考虑的因素第30-33页
        5.4.1 侵权主体方面的因素第31页
        5.4.2 受害人方面的因素第31-33页
6 结语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致谢第36-37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裁量基准制度的司法审查研究
下一篇:以区域因素为视角论高考招生中平等权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