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基于新一代GPS的产品几何偏差评定系统开发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引言第9页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0页
    1.3 相关技术发展现状第10-13页
        1.3.1 GPS 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第10-11页
        1.3.2 形位偏差评定第11-13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第13-15页
第2章 拟合操作第15-31页
    2.1 实际表面的评定原理第15-16页
    2.2 Nlopt 非线性优化工具包第16-17页
    2.3 拟合方法第17-28页
        2.3.1 最小二乘法第17-20页
        2.3.2 最小区域法第20-24页
        2.3.3 其他拟合方法第24-28页
    2.4 拟合方法的特点第28-29页
    2.5 拟合方法的选取第29-30页
    2.6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基准与基准体系第31-37页
    3.1 基准与基准体系概述第31页
    3.2 第一基准的建立第31-34页
        3.2.1 基准平面第31-32页
        3.2.2 基准直线第32页
        3.2.3 基准圆第32-33页
        3.2.4 基准圆柱第33-34页
    3.4 基准体系的构建第34-36页
        3.4.1 面/面基准体系第34-35页
        3.4.2 平面/平面/平面基准体系第35页
        3.4.3 圆柱/平面基准体系第35-36页
    3.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形状偏差的评定第37-51页
    4.1 形状偏差分类第37页
    4.2 直线度偏差的评定第37-43页
        4.2.1 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偏差评定第37-40页
        4.2.2 给定方向的直线度偏差评定第40-41页
        4.2.3 任意方向的空间直线度偏差评定第41-43页
    4.3 平面度偏差的评定第43-45页
        4.3.1 最小二乘法评定平面度偏差第43-44页
        4.3.2 最小区域法评定平面度偏差第44-45页
    4.4 圆度偏差的评定第45-47页
        4.4.1 最小二乘法评定圆度偏差第45-46页
        4.4.2 最小区域法评定圆度偏差第46-47页
        4.4.3 最大内切半径法与最小外接半径法第47页
    4.5 圆柱度偏差的评定第47-49页
        4.5.1 最小二乘法评定圆柱度偏差第48-49页
        4.5.2 最小区域法评定圆柱度偏差第49页
    4.6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5章 位置偏差的评定第51-71页
    5.1 位置偏差分类第51页
    5.2 平行度偏差评定第51-56页
        5.2.1 任意方向两直线间平行度偏差评定第51-52页
        5.2.2 指定方向两直线间平行度偏差评定第52-53页
        5.2.3 直线/平面间平行度偏差评定第53-54页
        5.2.4 平面/直线间平行度偏差评定第54-55页
        5.2.5 两平面间平行度偏差评定第55-56页
    5.3 垂直度偏差评定第56-61页
        5.3.1 两直线间垂直度偏差评定第56-58页
        5.3.2 直线/平面间垂直度偏差评定第58-59页
        5.3.3 平面/直线间垂直度偏差评定第59-60页
        5.3.4 两平面间垂直度评定第60-61页
    5.4 倾斜度偏差评定第61-66页
        5.4.1 两直线间倾斜度偏差的评定第61-62页
        5.4.2 直线/平面间倾斜度偏差的评定第62-63页
        5.4.3 平面/直线间倾斜度偏差评定第63-65页
        5.4.4 两平面间倾斜度偏差评定第65-66页
    5.5 位置度偏差评定第66-70页
        5.5.1 点的位置度偏差的评定第66-67页
        5.5.2 直线的位置度偏差的评定第67-69页
        5.5.3 平面的位置度偏差的评定第69-70页
    5.6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6章 几何偏差评定系统软件开发第71-81页
    6.1 软件工作流程第71-72页
    6.2 优化算法的选择第72-76页
        6.2.1 拟合结果初步对比第72-73页
        6.2.2 迭代次数比较第73-74页
        6.2.3 AUGLAG+PRAXIS第74-75页
        6.2.4 相同迭代终止条件下的研究第75页
        6.2.5 优化算法的选择规则第75-76页
    6.3 软件运行实例第76-80页
    6.4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结论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7-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并发访问请求关联关系与访问控制机制协调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面向基础教育资源的个性化垂直搜索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