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岩石学论文--岩石分类论文--岩浆岩(火成岩)论文--侵入岩、深成岩论文

新疆中天山巴仑台一带古生代侵入岩地质特征及其意义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20页
    1.1 课题来源第7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7-9页
    1.3 西天山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9-11页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3.2 存在问题第10-11页
    1.4 花岗岩的研究第11-18页
        1.4.1 花岗岩的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4.2 花岗岩的国内研究现状第13页
        1.4.3 花岗岩的分类第13-17页
        1.4.4 基本认识第17-18页
    1.5 工作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8-20页
        1.5.1 工作内容第18页
        1.5.2 技术路线图第18-20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20-28页
    2.1 研究区的地理位置第20-21页
    2.2 大地构造背景第21-28页
        2.2.1 研究区内的地层第22-26页
        2.2.2 岩浆岩第26页
        2.2.3 构造第26-28页
第三章 中天山巴仑台地区侵入岩第28-51页
    3.1 中奥陶-中志留世(O_2-S_2)俯冲型钙碱性侵入岩第29-35页
        3.1.1 地质学特征、岩相学特征第29-30页
        3.1.2 地球化学特征第30-34页
        3.1.3 时代依据第34页
        3.1.4 构造环境的探讨第34-35页
    3.2 中志留世(S_2)片麻状正长花岗岩第35-40页
        3.2.1 地质学特征、岩相学特征第35-36页
        3.2.2 地球化学特征第36-39页
        3.2.3 时代依据第39页
        3.2.4 构造环境的探讨第39-40页
    3.3 晚石炭世(C_2)同碰撞二长花岗岩第40-45页
        3.3.1 地质学特征、岩相学特征第40-41页
        3.3.2 地球化学特征第41-44页
        3.3.3 时代依据第44页
        3.3.4 构造环境的探讨第44-45页
    3.4 晚石炭世末期-早二叠(C_2-P_1)陆内伸展正长花岗岩第45-49页
        3.4.1 地质学特征、岩相学特征第45-46页
        3.4.2 地球化学特征第46-48页
        3.4.3 时代依据第48-49页
        3.4.4 构造环境的探讨第49页
    3.5 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巴仑台一带古生代侵入岩岩浆作用对构造演化的制约第51-55页
    4.1 巴仑台一带古生代侵入岩岩浆作用与洋盆的演化关系第51页
    4.2 中天山地块的演化模式第51-55页
第五章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第55-57页
    5.1 结论第55-56页
    5.2 存在的问题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在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参加的项目和获得的证书第63-65页
    参加的项目第63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3-64页
    获得的证书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量地震数据并行处理中作业调度优化的研究
下一篇:Modeling and Targeting of Iron Resources with ETM+Data Interpretation, Alteration Mineral Mapping and Synthetic Analysis, Tonkolili Iron Field, Northern Sierra Le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