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13-14页 |
1.实验材料 | 第14-18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14页 |
1.2 实验药物 | 第14页 |
1.3 实验试剂 | 第14-17页 |
1.4 实验仪器 | 第17-18页 |
1.5 实验场地 | 第18页 |
1.6 统计方法 | 第18页 |
2.方法与结果 | 第18-55页 |
2.1 荆芥挥发油的提取与化学成分分析 | 第18-19页 |
2.2 LPS造模最佳剂量和最佳造模时间点筛选 | 第19-23页 |
2.2.1 造模剂量筛选 | 第19-22页 |
2.2.2 造模观察时间点筛选 | 第22-23页 |
2.3 荆芥挥发油与胡薄荷酮对内毒素中毒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 | 第23-32页 |
2.3.1 小鼠内毒素中毒模型的建立 | 第23页 |
2.3.2 对模型小鼠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 第23-24页 |
2.3.3 对模型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 第24-26页 |
2.3.4 对模型小鼠血清IL-18炎症因子的影响 | 第26页 |
2.3.5 对模型小鼠血清IL-1β、IL-5、TNF-α、IFN-γ 、MCP-1、MIP-1β、M-CSF、GM-CSF、IL-10 水平的影响 | 第26-29页 |
2.3.6 药物对模型小鼠肺组织内NO含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2.3.7 对模型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 第30-32页 |
2.4 荆芥挥发油与胡薄荷酮对LPS中毒模型小鼠抗炎保护效应的NLRP3通路机制研究 | 第32-55页 |
2.4.1 对模型小鼠肺组织NLRP3炎症小体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 第32-45页 |
2.4.2 对模型小鼠肺组织CathepsinB、P2X7R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免疫组化法) | 第45-49页 |
2.4.3 对模型小鼠肺组织ASC、NLRP3、Caspase-1(p20)、Pro-caspase-1、POP1、pro-IL-1β、Caspase-12、COP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49-55页 |
3.讨论 | 第55-62页 |
3.1 表证的症状表现与炎症病理反应关系密切 | 第55-56页 |
3.2 荆芥挥发油药理作用研究基础 | 第56-57页 |
3.3 LPS致内毒素中毒模型的应用 | 第57-58页 |
3.4 荆芥挥发油及胡薄荷酮对内毒素中毒模型小鼠的抗炎保护效应 | 第58-59页 |
3.5 荆芥挥发油及胡薄荷酮对内毒素中毒模型小鼠抗炎保护效应的NLRP3炎症小体通路机制 | 第59-62页 |
3.5.1 NLRP3炎症小体通路机制 | 第59-61页 |
3.5.2 荆芥挥发油及胡薄荷酮抗炎效应的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机制 | 第61-62页 |
4.结论 | 第62-63页 |
5.问题与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文献综述 | 第69-82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