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江山新元古代雷公坞组古地磁学及其地质意义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10-18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华南新元古代地层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华南新元古代冰期地层分布 | 第11-12页 |
1.2.2 华南新元古代古地磁学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华南新元古代冰期事件与雪球地球假说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第16页 |
1.4 研究方案 | 第16-17页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17-18页 |
2 古地磁学与岩石磁学原理和方法 | 第18-26页 |
2.1 古地磁学原理和方法 | 第18-21页 |
2.1.1 古地磁学原理 | 第18页 |
2.1.2 古地磁学方法 | 第18-21页 |
2.1.3 技术和设备支持 | 第21页 |
2.2 岩石磁学原理和方法 | 第21-26页 |
2.2.1 主要岩石磁学参数及常见磁性矿物 | 第21-24页 |
2.2.2 主要剩磁类型 | 第24-26页 |
3 区域地质背景 | 第26-32页 |
3.1 区域地层概况 | 第26-29页 |
3.1.1 太古宙和早中元古代 | 第27页 |
3.1.2 新元古代早期地层 | 第27页 |
3.1.3 新元古代中期地层 | 第27-28页 |
3.1.4 新元古代南华冰期地层 | 第28-29页 |
3.2 区域构造特征 | 第29-31页 |
3.3 新元古代岩浆岩 | 第31-32页 |
4 浙西江山地质概况 | 第32-36页 |
4.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32-33页 |
4.2 研究区地质背景 | 第33-36页 |
5 样品采集与测试分析 | 第36-42页 |
5.1 样品采集 | 第38页 |
5.2 实验过程及数据处理 | 第38页 |
5.3 岩石磁学结果 | 第38-39页 |
5.4 古地磁学结果 | 第39-42页 |
6 讨论 | 第42-50页 |
6.1 华南新元古代冰期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 第42-47页 |
6.1.1 华南新元古代冰期地层的划分 | 第42-45页 |
6.1.2 华南新元古代冰期地层的对比 | 第45-47页 |
6.2 华南新元古代冰期地层古纬度 | 第47-50页 |
7 结论与建议 | 第50-52页 |
7.1 结论 | 第50页 |
7.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4页 |
附录 | 第64-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