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清颗粒对造影剂肾病的实验研究
|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缩略词索引表 | 第9-11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11-14页 |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第14-29页 |
| 2.1 实验材料 | 第14-18页 |
| 2.1.1 实验动物 | 第14页 |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14-15页 |
| 2.1.3 主要试剂 | 第15-16页 |
| 2.1.4 主要溶液配置 | 第16-18页 |
| 2.1.5 引物合成 | 第18页 |
| 2.2 实验方法 | 第18-28页 |
| 2.2.1 CIN 大鼠模型制备及灌胃 | 第18-19页 |
| 2.2.2 实验分组 | 第19页 |
| 2.2.3 标本采集及血 Scr、BUN 的测定 | 第19-20页 |
| 2.2.4 肾脏标本的处理 | 第20-22页 |
| 2.2.5 实验流程(见下图 2.1) | 第22-23页 |
| 2.2.6 肾脏组织 HE 染色 | 第23-24页 |
| 2.2.7 肾组织免疫组化染色 | 第24-26页 |
| 2.2.8 RT-PCR 检测 | 第26-28页 |
| 2.3 统计学分析 | 第28-29页 |
| 第3章 结果 | 第29-38页 |
| 3.1 血 Scr、BUN 检测 | 第29-30页 |
| 3.2 肾小管间质损伤病理评分 | 第30-31页 |
| 3.3 免疫组化染色 | 第31-35页 |
| 3.4 RT-PCR | 第35-38页 |
| 第4章 讨论 | 第38-41页 |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第41-42页 |
| 5.1 结论 | 第41页 |
| 5.2 展望及不足 | 第41-42页 |
| 致谢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
| 综述 | 第47-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