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 1.1 亲缘鉴定发展历程 | 第10-11页 |
| 1.1.1 表型识别 | 第10页 |
| 1.1.2 滴血验亲 | 第10页 |
| 1.1.3 血型测试 | 第10-11页 |
| 1.1.4 染色体多态性鉴定 | 第11页 |
| 1.1.5 DNA鉴定 | 第11页 |
| 1.2 微卫星标记及其在亲缘关系鉴定中的应用 | 第11-14页 |
| 1.2.1 微卫星标记的结构 | 第11页 |
| 1.2.2 微卫星标记的特点 | 第11-12页 |
| 1.2.3 微卫星标记在亲缘关系鉴定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 1.2.4 微卫星DNA扩增产物的分型方法 | 第13-14页 |
| 1.3 SNP标记及其在亲缘关系鉴定中的应用 | 第14-18页 |
| 1.3.1 SNP概述 | 第14页 |
| 1.3.2 SNP标记优点 | 第14-15页 |
| 1.3.3 SNP常用的检测方法 | 第15-18页 |
| 1.3.4 SNP标记在亲缘关系鉴定中的应用 | 第18页 |
| 1.4 研究内容与目的意义 | 第18-21页 |
| 2.材料与方法 | 第21-27页 |
| 2.1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 2.1.1 实验样品采集 | 第21页 |
| 2.1.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第21页 |
| 2.1.3 实验主要试剂 | 第21-22页 |
| 2.2 试验方法 | 第22-25页 |
| 2.2.1 耳样DNA的提取 | 第22页 |
| 2.2.2 DNA浓度、纯度及质量检测 | 第22页 |
| 2.2.3 微卫星基因组分型 | 第22-24页 |
| 2.2.4 SNP基因组分型 | 第24-25页 |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5-27页 |
| 2.3.1 微卫星基因频率的计算 | 第25页 |
| 2.3.2 微卫星基因座杂合度和有效等位基因数的计算 | 第25-26页 |
| 2.3.3 多态信息含量(PIC)的计算 | 第26页 |
| 2.3.4 亲缘鉴定的分析参数的估计 | 第26页 |
| 2.3.5 SNP数据处理 | 第26-27页 |
| 3.结果分析 | 第27-38页 |
| 3.1 宁乡猪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 第27页 |
| 3.2 微卫星基因组分型 | 第27-34页 |
| 3.2.1 微卫星位点检测分型 | 第27-28页 |
| 3.2.2 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及亲缘鉴定的评价 | 第28-34页 |
| 3.3 SNP分型结果 | 第34-38页 |
| 3.3.1 SNP位点筛选 | 第34页 |
| 3.3.2 群体遗传结构 | 第34-37页 |
| 3.3.3 亲缘关系的鉴定 | 第37-38页 |
| 4.讨论 | 第38-40页 |
| 4.1 STR标记亲子鉴定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 第38-39页 |
| 4.1.1 DNA提取及PCR扩增 | 第38页 |
| 4.1.2 微卫星判型 | 第38页 |
| 4.1.3 遗传标记的多态性 | 第38页 |
| 4.1.4 宁乡猪系谱资料的记载 | 第38-39页 |
| 4.2 SNP芯片亲子鉴定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 第39页 |
| 4.2.1 提取的DNA | 第39页 |
| 4.2.2 群体遗传结构 | 第39页 |
| 4.3 STR标记与SNP芯片鉴定效力的比较 | 第39-40页 |
| 4.3.1 STR标记与SNP标记鉴定效率的比较 | 第39页 |
| 4.3.2 STR标记与SNP芯片鉴定结果的比较 | 第39-40页 |
| 5.结论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7页 |
| 缩略词表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作者简介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