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1.1 前言 | 第9页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1.3 本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其目前在该领域存在的问题 | 第9-10页 |
1.4 本文的内容安排 | 第10-12页 |
2 混沌纠缠及非线性动力学基础理论 | 第12-20页 |
2.1 混沌的基本概念 | 第12页 |
2.2 分析混沌的主要方法 | 第12-14页 |
2.3 通向混沌的道路 | 第14页 |
2.4 超混沌系统 | 第14-15页 |
2.5 混沌纠缠 | 第15-19页 |
2.5.1 不同子系统的混沌纠缠 | 第15-16页 |
2.5.2 不同纠缠函数的混沌纠缠 | 第16-1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3 一个纠缠系统的Hopf分岔分析及混沌控制 | 第20-36页 |
3.1 引言 | 第20页 |
3.2 新的混沌吸引子 | 第20-27页 |
3.2.1 参数e对系统(3.3)的影响 | 第23-26页 |
3.2.2 系统(3.3)平衡点的稳定性分析 | 第26-27页 |
3.3 系统的Hopf分岔分析 | 第27-31页 |
3.4 滑膜变结构控制 | 第31-35页 |
3.4.1 控制器的设计 | 第31-32页 |
3.4.2 数值模拟 | 第32-34页 |
3.4.3 控制到固定点 | 第34-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4 一个新的含三个纠缠函数的纠缠系统的混沌分析 | 第36-55页 |
4.1 引言 | 第36页 |
4.2 新系统模型的构造 | 第36-38页 |
4.3 新系统的基本动力学行为 | 第38-42页 |
4.3.1 对称性和不变性 | 第38页 |
4.3.2 耗散性与吸引子的存在 | 第38-39页 |
4.3.3 有界性分析 | 第39-40页 |
4.3.4 平衡点的稳定性 | 第40页 |
4.3.5 Hopf分岔的存在性 | 第40-42页 |
4.4 参数对系统的影响 | 第42-52页 |
4.5 新混沌系统的 x x反馈控制 | 第52-54页 |
4.6 本章结论 | 第54-55页 |
5 新构造超混沌纠缠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 | 第55-66页 |
5.1 引言 | 第55页 |
5.2 新超混沌纠缠系统模型构造 | 第55-57页 |
5.3 新超混沌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 第57-61页 |
5.3.1 耗散性与吸引子的存在 | 第57-58页 |
5.3.2 有界性分析 | 第58-59页 |
5.3.3 平衡点的稳定性 | 第59-60页 |
5.3.4 Hopf分岔的存在性 | 第60-61页 |
5.4 参数对系统的影响 | 第61-6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6-67页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66页 |
6.2 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