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3-19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3页 |
2.2 实验设备和试剂 | 第13-14页 |
2.2.1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13页 |
2.2.2 主要试剂与配制 | 第13-14页 |
2.2.2.1 主要试剂 | 第13-14页 |
2.2.2.2 试剂配制 | 第14页 |
2.3 麻醉方法 | 第14页 |
2.4 研究方法 | 第14-19页 |
2.4.1 术中血液回收机的使用方法 | 第14-15页 |
2.4.2 标本采集 | 第15页 |
2.4.3 标本测定 | 第15-17页 |
2.4.3.1 血气和血电解质 | 第15-16页 |
2.4.3.2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 | 第16页 |
2.4.3.3 洗涤后红细胞细胞学形态检查 | 第16-17页 |
2.4.3.4 洗涤后红细胞渗透性测定 | 第17页 |
2.4.4 数据收集和统计学处理 | 第17-19页 |
2.4.4.1 数据收集 | 第17-18页 |
2.4.4.2 统计学处理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19-25页 |
3.0 洗涤后自体血FHB和细胞学形态评分 | 第19-20页 |
3.1 输自体血前后患者血FHB浓度比较 | 第20页 |
3.2 红细胞渗透脆性 | 第20页 |
3.3 PH值 | 第20-21页 |
3.3.1 自体血PH值 | 第20-21页 |
3.3.2 输自体血前后患者血PH值 | 第21页 |
3.4 Na~+、K~+、Cl~-、Ca~(2+)浓度 | 第21-25页 |
3.4.1 自体血Na~+、K~+、Cl~-、Ca~(2+)浓度 | 第21-22页 |
3.4.2 输自体血前后患者血Na~+、K~+、Cl~-、Ca~(2+)浓度 | 第22-25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25-31页 |
4.1 病例的选择 | 第25页 |
4.2 洗涤液的选择 | 第25-27页 |
4.2.1 常用的洗涤液 | 第25-26页 |
4.2.2 碱化林格氏液 | 第26-27页 |
4.3 参数设定 | 第27页 |
4.3.1 洗涤液量 | 第27页 |
4.3.2 洗涤速度 | 第27页 |
4.4 抗凝 | 第27页 |
4.5 红细胞损伤指标 | 第27-29页 |
4.5.1 红细胞形态 | 第28页 |
4.5.2 红细胞渗透脆性 | 第28页 |
4.5.3 游离血红蛋白 | 第28-29页 |
4.6 酸碱平衡和电解质 | 第29-30页 |
4.7 展望 | 第30-3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6页 |
综述 | 第3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