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国际法论文--国际经济法论文--国际商法(国际贸易法)论文

《反假冒贸易协议》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前言第9-10页
第一章 《反假冒贸易协议》的产生第10-14页
    1.1 发达国家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标准的要求迫切第10-11页
    1.2 《反假冒贸易协议》的谈判过程第11-12页
    1.3 《反假冒贸易协议》的签署与批准第12-14页
第二章 《反假冒贸易协议》内容分析第14-19页
    2.1 《反假冒贸易协议》的框架第14-16页
        2.1.1 序言部分第14页
        2.1.2 初始协议和一般定义第14-15页
        2.1.3 知识产权执法的法律框架第15页
        2.1.4 其他内容第15-16页
    2.2 主要的执法措施第16-19页
        2.2.1 民事执法措施第16页
        2.2.2 边境执法措施第16-17页
        2.2.3 刑事执法措施第17页
        2.2.4 数字环境下执法标准第17-19页
第三章 对《反假冒贸易协议》的评价第19-29页
    3.1 影响了国际知识产权立法的相对平衡第19-21页
    3.2 占用了发展中国家有限的法律资源第21-22页
    3.3 增加了国际间贸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第22-25页
    3.4 忽视了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中涉及的基本人权第25-29页
        3.4.1 生命权、健康权第25-26页
        3.4.2 个人隐私、言论自由第26-27页
        3.4.3 “公有领域”第27-29页
第四章 我国应对《反假冒贸易协议》的策略第29-37页
    4.1 对内:“双管齐下”应对《反假冒贸易协议》的策略第29-32页
        4.1.1 推进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建设第29-30页
        4.1.2 增强知识产权执法的有效性第30-32页
    4.2 对外:分阶段应对《反假冒贸易协议》的策略第32-37页
        4.2.1 短期:坚守多边体制增加知识产权领域话语权第32-35页
        4.2.2 长期:逐步接受知识产权保护的高标准第35-37页
结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跨国公司环境侵权法律责任研究
下一篇:区域贸易协定下贸易救济模式选择--以反倾销规则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