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论文--图书馆学论文--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论文--网络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

图书开放获取知识解锁模式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3-14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页
        1.3.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 创新点第14-15页
第二章 图书开放获取及知识解锁模式第15-22页
    2.1 图书开放获取第15-19页
        2.1.1 图书开放获取的概念第15-16页
        2.1.2 图书开放获取的必要性分析第16-17页
        2.1.3 图书开放获取的发展现状第17-19页
    2.2 知识解锁模式的概述第19-22页
        2.2.1 知识解锁创立的背景第19-20页
        2.2.2 知识解锁创立的目的第20页
        2.2.3 知识解锁的概况及发展第20-22页
第三章 知识解锁模式分析第22-33页
    3.1 知识解锁的组织管理模式分析第22-26页
        3.1.1 知识解锁的组织管理框架第22-25页
        3.1.2 图书指导委员会和馆藏委员会的产生及主要职责第25-26页
    3.2 知识解锁的运作模式分析第26-29页
        3.2.1 知识解锁模式下图书解锁程序第26-27页
        3.2.2 知识解锁图书的“绿色之路”第27-28页
        3.2.3 知识解锁模式下开放许可协议第28-29页
    3.3 知识解锁模式下经济问题分析第29-33页
        3.3.1 知识解锁的经济模式第29-30页
        3.3.2 知识解锁经济运作的可持续性分析第30-31页
        3.3.3 “众筹”与知识解锁经济运作的区别第31-33页
第四章 知识解锁与其他图书开放获取模式比较第33-41页
    4.1 有代表性的图书开放获取模式第33-35页
        4.1.1 以Springer为代表的商业性图书开放获取模式第33-34页
        4.1.2 以康奈尔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图书馆图书开放获取模式第34页
        4.1.3 以Open Book Publishers为代表的图书开放获取模式第34-35页
    4.2 图书开放获取参与者利益分析及知识解锁模式优缺点第35-41页
        4.2.1 图书开放获取出版参与者利益分析第35-37页
        4.2.2 知识解锁模式的优点分析第37-39页
        4.2.3 知识解锁模式的缺点分析第39-41页
第五章 我国图书开放获取分析和对策研究第41-50页
    5.1 我国图书开放获取SWOT分析第41-46页
        5.1.1 机会第41-43页
        5.1.2 挑战第43-44页
        5.1.3 优势第44-45页
        5.1.4 劣势第45-46页
    5.2 我国图书开放获取的发展对策第46-50页
        5.2.1 政府鼓励倡导图书开放获取第46-47页
        5.2.2 加快对科研人员的培养第47页
        5.2.3 制定学术图书开放获取的强制性政策第47-48页
        5.2.4 利用媒体广泛宣传第48页
        5.2.5 搭建图书开放获取平台第48-50页
第六章 总结第50-51页
    6.1 研究总结第50页
    6.2 展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机构知识库建设模式研究
下一篇:中美开放获取期刊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