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第一章 苏过生平及创作概况 | 第14-27页 |
第一节 随父飘荡岭表海外的经历与创作 | 第14-18页 |
第二节 北归后的十年隐居 | 第18-22页 |
第三节 时官时隐的最后十年 | 第22-27页 |
第二章 苏过诗歌中典故使用的概况 | 第27-36页 |
第一节 源于儒释道三家经典的典故 | 第27-30页 |
第二节 源自史籍的典故 | 第30-31页 |
第三节 对前人诗文的承袭与化用 | 第31-36页 |
第三章 苏过诗歌用典中的“庄陶意蕴” | 第36-52页 |
第一节 苏过诗歌中的“庄子” | 第36-43页 |
第二节 苏过诗歌中的“陶渊明” | 第43-52页 |
第四章 苏过借其他典故抒发的人生体悟 | 第52-67页 |
第一节 郑虔、阮籍、颜回与苏过的安贫精神 | 第52-58页 |
第二节 范蠡、马少游及“二疏”与苏过归隐愿望的表达 | 第58-62页 |
第三节 其他典故的使用概况 | 第62-67页 |
第五章 苏过诗歌用典倾向的成因 | 第67-75页 |
第一节 苏过诗歌用典特征及倾向 | 第67-68页 |
第二节 苏轼诗歌创作对苏过的影响 | 第68-73页 |
第三节 时代风气对苏过的影响 | 第73-75页 |
结语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后记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