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动物赋研究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绪论 | 第11-18页 |
一、选题意义和目的 | 第11页 |
二、研究对象与范围 | 第11-12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 | 第17页 |
五、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7-18页 |
第一章 动物赋溯源 | 第18-28页 |
第一节 《诗经》、《楚辞》中的动物书写 | 第19-23页 |
一、动物书写的源头——《诗经》 | 第19-22页 |
二、表现手法的加强——《楚辞》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先秦散文中的动物寓言 | 第23-26页 |
一、先秦动物故事的通俗化 | 第24页 |
二、先秦动物故事的拟人化 | 第24-25页 |
三、先秦动物故事的哲理性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动物赋的滥觞—《蚕赋》 | 第26-28页 |
第二章 汉代动物赋的兴起及其原因 | 第28-39页 |
第一节 汉代动物赋兴起的原因 | 第28-34页 |
一、汉代动物赋兴起的文化背景 | 第28-32页 |
二、汉代动物赋兴起的文学基础 | 第32-33页 |
三、汉代动物赋兴起的内在原因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汉代动物赋的创作概况 | 第34-39页 |
第三章 汉代动物赋的意象举例 | 第39-54页 |
第一节 汉代动物赋中的鹦鹉 | 第39-43页 |
一、祢衡的《鹦鹉赋》 | 第39-41页 |
二、《鹦鹉赋》的同题拟作 | 第41-42页 |
三、“英才”的象征 | 第42-43页 |
第二节 汉动物赋中的猫头鹰 | 第43-46页 |
一、《鵩鸟赋》和《鸮赋》 | 第43-46页 |
二、动物赋反映出的谶纬之学与天人感应说 | 第46页 |
第三节 汉动物赋中的蝉 | 第46-50页 |
一、蝉意象的文化内涵 | 第47-49页 |
二、蝉意象的文化生成 | 第49-50页 |
第四节 汉代动物赋的文化意蕴 | 第50-54页 |
一、作家身世的感怀 | 第50-52页 |
二、现实社会的控诉 | 第52-53页 |
三、大汉恩德的歌颂 | 第53-54页 |
第四章 汉代动物赋对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影响 | 第54-63页 |
第一节 汉代动物赋对魏晋南北朝动物赋的影响 | 第54-60页 |
一、题材方面 | 第54-55页 |
二、功用方面 | 第55-57页 |
三、创作模式方面 | 第57-59页 |
四、句式方面 | 第59-60页 |
第二节 汉代动物赋对诗歌的影响 | 第60-63页 |
一、汉代动物赋的诗化 | 第60-61页 |
二、汉代动物赋对诗的影响 | 第61-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