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园区含氮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8-18页 |
| 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 1.2 煤化工行业概况 | 第9-13页 |
| 1.2.1 煤化工行业分类 | 第9-10页 |
| 1.2.2 煤化工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 1.2.3 煤化工园区简介 | 第11-12页 |
| 1.2.4 煤化工与可持续发展 | 第12-13页 |
| 1.3 污染治理现状 | 第13-15页 |
| 1.3.1 煤化工污染现状 | 第13-14页 |
| 1.3.2 污染治理技术应用现状 | 第14-15页 |
| 1.4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5-16页 |
| 1.5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16-18页 |
| 1.4.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 1.4.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18-30页 |
| 2.1 物质流分析方法 | 第18-26页 |
| 2.1.1 概念 | 第18页 |
| 2.1.2 物质流分析方法进展 | 第18-20页 |
| 2.1.3 物质流分析方法分类 | 第20-21页 |
| 2.1.4 物质流分析步骤 | 第21-24页 |
| 2.1.5 物质流分析研究特点 | 第24-26页 |
| 2.2 煤化工园区静态物质流分析方法 | 第26-29页 |
| 2.2.1 系统边界 | 第26-27页 |
| 2.2.2 数据收集与整理 | 第27-28页 |
| 2.2.3 结果分析 | 第28-29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3 煤化工园区静态物质流分析 | 第30-56页 |
| 3.1 案例概况 | 第30页 |
| 3.2 数据获取 | 第30-39页 |
| 3.2.1 数据获取方式 | 第30-31页 |
| 3.2.2 数据测试 | 第31-34页 |
| 3.2.3 取样及数据结果 | 第34-39页 |
| 3.2.4 数据核算 | 第39页 |
| 3.3 焦化生产系统静态元素流分析 | 第39-45页 |
| 3.3.1 焦化生产系统静态碳元素流分析 | 第40-43页 |
| 3.3.2 焦化生产系统静态氮元素流分析 | 第43-45页 |
| 3.4 联醇生产系统静态元素流分析 | 第45-50页 |
| 3.4.1 联醇生产系统静态碳元素流分析 | 第45-48页 |
| 3.4.2 联醇生产系统静态氮元素流分析 | 第48-50页 |
| 3.5 煤电生产系统静态元素流分析 | 第50-53页 |
| 3.5.1 煤电生产系统静态碳元素流分析 | 第50-51页 |
| 3.5.2 煤电生产系统静态氮元素流分析 | 第51-53页 |
| 3.6 园区生产系统代谢分析 | 第53-54页 |
| 3.7 焦炉煤气再利用情景设计 | 第54-55页 |
| 3.8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4 结论和展望 | 第56-58页 |
| 4.1 总结 | 第56-57页 |
| 4.2 展望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 附录 | 第64-75页 |
| 致谢 | 第75-77页 |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页 |
| 硕士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