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5-8页 |
CONTENTS | 第8-11页 |
摘要 | 第11-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论文中主要符号及意义 | 第14-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3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16页 |
1.2 起重机在线监测系统的发展 | 第16-17页 |
1.3 起重机应力与振动的监测方法 | 第17-20页 |
1.3.1 起重机应力监测方法 | 第17-19页 |
1.3.2 起重机振动监测方法 | 第19-20页 |
1.4 起重机应力与振动的测点选择 | 第20页 |
1.4.1 应力测点的选择方法 | 第20页 |
1.4.2 振动的测点选择方法 | 第20页 |
1.5 起重机在线监测存在的不足 | 第20-21页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造船起重机应力与振动在线监测方案设计 | 第23-45页 |
2.1 应力与振动在线监测需求 | 第23-24页 |
2.1.1 监测对象分析 | 第23-24页 |
2.1.2 系统功能 | 第24页 |
2.2 总体方案设计 | 第24-41页 |
2.2.1 应力监测设计 | 第26-32页 |
2.2.2 振动监测设计 | 第32-34页 |
2.2.3 数据传输设计 | 第34-40页 |
2.2.4 数据分析模块设计 | 第40-41页 |
2.3 设备安装 | 第41-4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3章 造船起重机应力与振动在线监测的测点关联研究 | 第45-59页 |
3.1 应用测点关联的必要性 | 第45-46页 |
3.2 测点关联方法 | 第46-48页 |
3.3 悬臂梁应力测点关联试验 | 第48-50页 |
3.4 S4588型起重机测点关联实例 | 第50-57页 |
3.4.1 S4588型起重机结构特点 | 第50-51页 |
3.4.2 S4588型起重机关联模型 | 第51-55页 |
3.4.3 S4588型起重机应力仿真结果关联分析 | 第55-5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4章 S4588型起重机应力与振动在线监测试验 | 第59-73页 |
4.1 试验方案设计 | 第59-62页 |
4.1.1 试验工况 | 第59-61页 |
4.1.2 测点选择 | 第61-62页 |
4.2 设备选型 | 第62-67页 |
4.2.1 应力监测设备选型 | 第62-64页 |
4.2.2 振动监测设备选型 | 第64-65页 |
4.2.3 测试系统操作 | 第65-67页 |
4.3 应力标定试验 | 第67-70页 |
4.3.1 标定试验设计 | 第67-68页 |
4.3.2 标定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68-70页 |
4.4 现场试验 | 第70-72页 |
4.4.1 试验设备安装 | 第70-71页 |
4.4.2 试验数据采集与记录 | 第71-72页 |
4.5 本章总结 | 第72-73页 |
第5章 S4588型起重机应力与振动试验结果研究 | 第73-93页 |
5.1 试验数据统计及处理 | 第73-80页 |
5.1.1 应力试验数据分析 | 第73-78页 |
5.1.2 振动试验数据分析 | 第78-80页 |
5.2 试验结果测点关联分析 | 第80-82页 |
5.2.1 应力测点关联分析 | 第80-81页 |
5.2.2 振动测点关联分析 | 第81-82页 |
5.3 疲劳剩余寿命分析 | 第82-91页 |
5.3.1 载荷谱 | 第83-85页 |
5.3.2 疲劳寿命仿真计算及分析 | 第85-9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结论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103-105页 |
致谢 | 第105-106页 |
学位论文评闻及答辩情况表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