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美国药品专利反向支付协议的出现背景 | 第13-20页 |
第一节 反向支付出现的行业背景——药品的特殊性 | 第13-14页 |
一、药品质量的重要性及管理的严格性 | 第13页 |
二、药品生产周期长、研发投入大且风险高 | 第13页 |
三、药品消费模式特殊性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反向支付出现的社会背景 | 第14-15页 |
一、鼓励创新的同时兼顾药品的可及性 | 第14页 |
二、适应医药制度改革的需要 | 第14-15页 |
第三节 反向支付出现的法律背景 | 第15-20页 |
一、药品专利保护制度设计的立法理念 | 第15-16页 |
二、美国Hatch-Waxman法案的制定和施行 | 第16-20页 |
第二章 美国司法实践中反向支付协议构成垄断的判定原则 | 第20-30页 |
第一节 美国司法实践中反向支付协议构成垄断的基本判定原则 | 第20-25页 |
一、反向支付协议的反垄断规制的提出 | 第20-21页 |
二、判断反向支付协议构成垄断的适用原则 | 第21-24页 |
三、专利权排他范围测试规则 | 第24-25页 |
第二节 美国反向支付反垄断诉讼最新进展——FTC.v.Actavis,Inc.案 | 第25-30页 |
一、FTC.v.Actavis,Inc.案情介绍 | 第25-26页 |
二、FTC v.Actavis,Inc.案评析——合理原则的回归 | 第26-30页 |
第三章 美国药品反向支付反垄断规制对我国的启示 | 第30-37页 |
第一节 我国药品专利立法现状 | 第30-32页 |
一、我国药品专利相关法律法规 | 第30-31页 |
二、我国药品专利法律规范存在的不足 | 第31-32页 |
第二节 我国应对药品专利反向支付的立场及策略 | 第32-37页 |
一、正视我国仿制药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32-33页 |
二、完善防止专利滥用的反垄断规制建制 | 第33-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