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的理论价值 | 第12-13页 |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15-17页 |
1.2.3 关于国内外文献研究评价 | 第17-18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5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29页 |
2.1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2.1.1 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理论 | 第21-23页 |
2.1.2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 | 第23页 |
2.1.3 风险价值理论 | 第23-24页 |
2.1.4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4-25页 |
2.2 指数化投资的理论基础 | 第25-28页 |
2.2.1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 | 第25-26页 |
2.2.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 第26-27页 |
2.2.3 有效市场理论 | 第27-28页 |
2.3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与指数化投资的理论关联 | 第28-29页 |
第3章 国内外养老保险基金指数化投资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 第29-43页 |
3.1 指数化投资在金融界发展的经验基础 | 第29-33页 |
3.1.1 国外指数化投资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 第29-32页 |
3.1.2 国内指数化投资得到初步发展 | 第32-33页 |
3.2 社保基金指数化投资的实践进程 | 第33-41页 |
3.2.1 社保基金指数化投资在国外的实践 | 第33-35页 |
3.2.2 我国全国社保基金指数化投资的实践 | 第35-41页 |
3.3 小结 | 第41-43页 |
第4章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指数化投资的可行性分析 | 第43-60页 |
4.1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基本原则 | 第43-45页 |
4.1.1 安全性原则 | 第43-44页 |
4.1.2 收益性原则 | 第44页 |
4.1.3 流动性原则 | 第44-45页 |
4.2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指数化投资的现实分析 | 第45-46页 |
4.2.1 创新主体 | 第45页 |
4.2.2 技术条件 | 第45-46页 |
4.2.3 指数创新 | 第46页 |
4.3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运用指数化投资的适用性分析 | 第46-54页 |
4.3.1 指数化投资的独特优势 | 第48-50页 |
4.3.2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指数化投资可能产生的积极效应 | 第50-52页 |
4.3.3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指数化投资的效率分析 | 第52-53页 |
4.3.4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指数化投资的适用性分析结论 | 第53-54页 |
4.4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指数化投资的可行性基础 | 第54-59页 |
4.4.1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实践进展基础 | 第54-55页 |
4.4.2 资本市场的发展基础 | 第55-57页 |
4.4.3 宏观经济发展的基础 | 第57-58页 |
4.4.4 内外部监督的基础 | 第58-59页 |
4.5 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指数化投资的约束条件及发展建议 | 第60-65页 |
5.1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指数化投资的约束条件 | 第60-62页 |
5.1.1 运用指数化投资的操作悖论 | 第60页 |
5.1.2 指数投资受到有效市场的限制 | 第60-61页 |
5.1.3 指数创新的同时也缺乏合理性 | 第61-62页 |
5.2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指数化投资的发展建议 | 第62-65页 |
5.2.1 从政府角度说明建议 | 第62页 |
5.2.2 从基金管理机构角度说明建议 | 第62-63页 |
5.2.3 从立法角度说明建议 | 第63页 |
5.2.4 从其他方面讨论建议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