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0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电析氢简介 | 第14-19页 |
1.2.1 氢气的制备 | 第14-15页 |
1.2.2 析氢反应的机理 | 第15-17页 |
1.2.3 电析氢材料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3 锂离子电池简介 | 第19-25页 |
1.3.1 锂离子电池发展历史 | 第19-20页 |
1.3.2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20-22页 |
1.3.3 锂离子电池的优缺点 | 第22-23页 |
1.3.4 钴基硫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1.4 钠离子电池简介 | 第25-28页 |
1.4.1 钠离子电池研究情况 | 第26页 |
1.4.2 钠离子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26-27页 |
1.4.3 钠离子电池的优点和缺点 | 第27页 |
1.4.4 过渡金属磷化物做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1.5 本论文的选题及内容 | 第28-30页 |
1.5.1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28-29页 |
1.5.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第二章 实验仪器与方法 | 第30-34页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30-32页 |
2.1.1 实验原材料 | 第30-31页 |
2.1.2 实验制备仪器 | 第31页 |
2.1.3 实验材料表征仪器 | 第31-32页 |
2.2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2-34页 |
2.2.1 电池材料制备、组装及测试 | 第32页 |
2.2.2 电析氢材料制备及测试 | 第32-34页 |
第三章 rGO/CoWS_x材料制备及电析氢性能研究 | 第34-45页 |
3.1 引言 | 第34-3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5页 |
3.2.1 氧化石墨烯制备 | 第35页 |
3.2.2 rGO/CoWS_x复合物的制备 | 第35页 |
3.3 结果讨论 | 第35-44页 |
3.3.1 rGO/CoWS_x复合物的形成及反应机理 | 第35-36页 |
3.3.2 rGO/CoWS_x复合物电化学分析 | 第36-39页 |
3.3.3 rGO/CoWS_x复合物的结构及成分 | 第39-42页 |
3.3.4 rGO/CoWS_x复合物表征 | 第42-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Co_9S_8@C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 | 第45-63页 |
4.1 引言 | 第45-4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6-47页 |
4.2.1 ZIF-67@PDA前驱体的制备 | 第46页 |
4.2.2 Co_9S_8@C复合物的合成 | 第46-47页 |
4.3 结果讨论 | 第47-62页 |
4.3.1 Co_9S_8@C复合物的合成及反应机理 | 第47-51页 |
4.3.2 Co_9S_8@C复合物的形貌和微观结构表征 | 第51-56页 |
4.3.3 Co_9S_8@C复合物的成分和孔径分布表征 | 第56-58页 |
4.3.4 Co_9S_8@C复合物的电化学和电池性能测试 | 第58-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CoP@C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初步研究 | 第63-71页 |
5.1 引言 | 第63-64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64页 |
5.2.1 ZIF-67@PDA的合成 | 第64页 |
5.2.2 CoP@C复合物的合成 | 第64页 |
5.3 结果讨论 | 第64-70页 |
5.3.1 CoP@C复合物的合成及反应机理 | 第64-66页 |
5.3.2 CoP@C复合物的形貌和微观结构表征 | 第66-68页 |
5.3.3 CoP@C复合物的电化学和电池性能测试 | 第68-7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附录 | 第84-8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