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中“无限空间感”的营造手法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 1.1 论题的提出 | 第8-9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1.3.1 国内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1.3.2 国外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4 研究的方法 | 第11-12页 |
| 1.5 研究框架 | 第12-14页 |
| 第2章 关于“无限空间感”的概述 | 第14-26页 |
| 2.1“无限空间感”的概念背景 | 第14-17页 |
| 2.1.1“无限空间感”的哲学背景 | 第14-15页 |
| 2.1.2“无限空间感”的艺术表达 | 第15-16页 |
| 2.1.3“无限空间感”的园林追求 | 第16-17页 |
| 2.2“无限空间感”的体验特质 | 第17-19页 |
| 2.2.1 迷 | 第18页 |
| 2.2.2 远 | 第18-19页 |
| 2.2.3 空 | 第19页 |
| 2.3“无限空间感”的生成机制 | 第19-24页 |
| 2.3.1 有限与无限 | 第20-21页 |
| 2.3.2 静观与游观 | 第21-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 第3章 静观——从空间联接层面营造“无限之景” | 第26-50页 |
| 3.1 营造“无限之景”的设计策略 | 第26-30页 |
| 3.1.1 改变观景方式 | 第26-28页 |
| 3.1.2 设定空间联接 | 第28-30页 |
| 3.2 空间联接的基本方式 | 第30-48页 |
| 3.2.1 反转——意外之景 | 第30-34页 |
| 3.2.2 暗示——想象之景 | 第34-41页 |
| 3.2.3 模糊——莫测之景 | 第41-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 第4章 游观——从空间结构层面营造“无限之境” | 第50-76页 |
| 4.1 营造“无限之境”的设计策略 | 第50-54页 |
| 4.1.1 建构复杂体验系统 | 第50-52页 |
| 4.1.2 创造特殊空间结构 | 第52-54页 |
| 4.2 空间结构的基本类型 | 第54-74页 |
| 4.2.1 曲折结构 | 第54-61页 |
| 4.2.2 层叠结构 | 第61-67页 |
| 4.2.3 循环结构 | 第67-74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 结语与展望 | 第76-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