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9页 |
| 1.1 引言 | 第9-10页 |
| 1.2 锂离子电池简介 | 第10-21页 |
| 1.2.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 | 第10-11页 |
| 1.2.2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第11-13页 |
| 1.2.3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特点及发展 | 第13-14页 |
| 1.2.4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第14-17页 |
| 1.2.5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第17-21页 |
| 1.3 钠离子电池简介 | 第21-27页 |
| 1.3.1 钠离子电池的发展 | 第21页 |
| 1.3.2 钠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 | 第21-22页 |
| 1.3.3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第22-25页 |
| 1.3.4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第25-27页 |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7-29页 |
| 第2章 实验的药品、仪器与方法 | 第29-35页 |
| 2.1 主要药品和试剂 | 第29-30页 |
| 2.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30页 |
| 2.3 材料的物化性能表征手段 | 第30-31页 |
| 2.4 电极的制备及电池的组装 | 第31-32页 |
| 2.4.1 电极的制备 | 第31页 |
| 2.4.2 电池的组装 | 第31-32页 |
| 2.5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2-35页 |
| 2.5.1 恒流充放电测试 | 第32-33页 |
| 2.5.2 循环伏安测试(CV) | 第33-35页 |
| 第3章 SuperP储钠性能研究 | 第35-41页 |
| 3.1 引言 | 第35页 |
| 3.2 超级导电炭黑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35-36页 |
| 3.3 实验部分 | 第36页 |
| 3.4 负极材料SuperP的HRTEM图谱分析 | 第36-37页 |
| 3.5 SuperP在锂离子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37-40页 |
| 3.5.1 充放电曲线 | 第37-38页 |
| 3.5.2 循环和倍率性能测试 | 第38-39页 |
| 3.5.3 循环伏安曲线 | 第39-40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4章 乙炔黑在锂/钠离子电池中电化学性能的对比研究 | 第41-47页 |
| 4.1 引言 | 第41页 |
| 4.2 乙炔黑物理化学性质 | 第41页 |
| 4.3 实验部分 | 第41-42页 |
| 4.4 乙炔黑在锂/钠离子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42-45页 |
| 4.4.1 充放电曲线 | 第42页 |
| 4.4.2 循环性能测试 | 第42-44页 |
| 4.4.3 倍率性能测试 | 第44页 |
| 4.4.4 循环伏安曲线 | 第44-45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第5章 结论及对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 第47-49页 |
| 5.1 主要结论 | 第47页 |
| 5.2 对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9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9-61页 |
| 致谢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