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国内外风机主轴承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滚动轴承的有限元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2.3 滚动轴承的多体动力学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当前主轴承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第16页 |
1.4 本文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第16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与主轴承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建模相关的基础理论简介 | 第18-26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ADAMS多体动力学分析理论 | 第18-20页 |
2.3 刚柔耦合的建模理论 | 第20-23页 |
2.3.1 ADAMS柔性体理论 | 第20-21页 |
2.3.2 刚柔耦合方法的实现 | 第21-23页 |
2.4 主轴承的径向等效方法 | 第23-24页 |
2.5 滚动轴承构件的运动学参数计算方法 | 第24-25页 |
2.5.1 保持架的理论转速 | 第24-25页 |
2.5.2 滚子的理论转速 | 第2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风电机组主轴承的负载计算 | 第26-34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风电机组主轴承及其配置形式简介 | 第26-27页 |
3.2.1 230 /670CA/W33型主轴承简介 | 第26页 |
3.2.2 主轴承的配置形式简介 | 第26-27页 |
3.3 风电机组风轮空气动力学理论 | 第27-31页 |
3.3.1 贝茨理论 | 第27-29页 |
3.3.2 风能利用系数 | 第29-30页 |
3.3.3 叶素动量法 | 第30-31页 |
3.4 主轴承负载分析 | 第31-33页 |
3.4.1 特定工况下主轴承轴向负载的计算 | 第31-32页 |
3.4.2 主轴承径向负载的计算 | 第32-3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主轴承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4-46页 |
4.1 引言 | 第34页 |
4.2 主轴承的典型故障形式 | 第34-35页 |
4.3 主轴承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流程 | 第35页 |
4.4 主轴承全刚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35-39页 |
4.4.1 模型材料属性的确定 | 第36页 |
4.4.2 轴承运动约束的添加 | 第36页 |
4.4.3 ADAMS中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36-39页 |
4.5 基于ANSYS的mnf文件的生成 | 第39-41页 |
4.6 主轴承刚柔耦合多体接触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1-45页 |
4.6.1 保持架与内圈的模态分析 | 第42-43页 |
4.6.2 仿真模型的验证 | 第43-45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两种工况下主轴承的动态响应仿真结果分析 | 第46-55页 |
5.1 引言 | 第46页 |
5.2 工况一:机组启动至平稳运转状态下的响应特性分析 | 第46-50页 |
5.2.1 输入条件与负载的模拟 | 第46-47页 |
5.2.2 保持架的动态响应结果及危险位置分析 | 第47-49页 |
5.2.3 内圈的动态响应结果及危险位置分析 | 第49-50页 |
5.3 工况二:机组平稳运转遇阵风状态下的响应特性分析 | 第50-54页 |
5.3.1 输入条件与负载的模拟 | 第50-51页 |
5.3.2 保持架的动态响应结果及危险位置分析 | 第51-52页 |
5.3.3 内圈的动态响应结果及危险位置分析 | 第52-5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总结 | 第55-56页 |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61-62页 |
附录B 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