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前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第11-24页 |
1 中医学关于抑郁症的认识 | 第11-12页 |
2 肝脑相关理论与抑郁症的联系 | 第12-15页 |
2.1 脑之生理机能 | 第12-13页 |
2.2 肝之生理机能 | 第13-14页 |
2.3 肝脑相关分析及其与抑郁症的关系 | 第14-15页 |
3 抑郁症发病机制分析讨论 | 第15-19页 |
3.1 对肝阳虚内涵的再认识 | 第15-16页 |
3.2 肝体阴用阳,阳虚而用不强,是抑郁症的基本病机 | 第16-18页 |
3.3 肝阳不足,春季及晨时升发无力,是抑郁症发病特点的重要原因 | 第18页 |
3.4 肝阳不足,疏泄不及,是继发痰浊内生,上蒙脑神的前提 | 第18-19页 |
4 柴桂温胆定志汤方药分析 | 第19-21页 |
4.1 柴胡桂枝汤方药分析及研究 | 第19-20页 |
4.2 温胆汤方药分析及研究 | 第20-21页 |
4.3 定志小丸方药分析及研究 | 第21页 |
5 现代医学关于抑郁症的病因学研究 | 第21-24页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24-41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1.1 实验药物 | 第24页 |
1.2 实验仪器 | 第24页 |
1.3 实验试剂 | 第24页 |
1.4 实验动物 | 第24-2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5-30页 |
2.1 实验动物分组 | 第25页 |
2.2 实验动物抑郁模型建立 | 第25页 |
2.3 各组药物干预方式 | 第25页 |
2.4 行为学观察 | 第25-26页 |
2.5 标本取材 | 第26页 |
2.6 HE染色观察 | 第26-27页 |
2.7 RT-qPCR检测DVL-1、GSK-3β、Axin、APC、β-catenin基因含量的表达 | 第27-30页 |
3 统计学处理 | 第30页 |
4 实验结果 | 第30-34页 |
4.1 应激前各组大鼠体重、敞箱实验、蔗糖偏好实验指标比较 | 第30-31页 |
4.2 扶肝阳化痰开窍法对抑郁模型大鼠体重的影响 | 第31页 |
4.3 扶肝阳化痰开窍法对抑郁模型大鼠敞箱实验的影响 | 第31-32页 |
4.4 扶肝阳化痰开窍法对抑郁模型大鼠蔗糖偏好实验的影响 | 第32页 |
4.5 扶肝阳化痰开窍法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形态结构的影响 | 第32-33页 |
4.6 扶肝阳化痰开窍法对抑郁模型大鼠DVL-1、GSK-3β、Axin、APC、β-catenin mRNA含量的表达影响 | 第33-34页 |
5 分析与讨论 | 第34-41页 |
5.1 抑郁大鼠模型建立与评价 | 第34-35页 |
5.2 扶肝阳化痰开窍法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及海马形态结构的影响 | 第35-36页 |
5.3 扶肝阳化痰开窍法对抑郁模型大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 第36-38页 |
5.4 扶肝阳化痰开窍法治疗抑郁症的中医认识 | 第38-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附录 | 第45-46页 |
文献综述 | 第46-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作者简历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