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写符号及中英文对照表 | 第4-8页 |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1-17页 |
1.1 土壤肥力构成 | 第11-12页 |
1.2 土壤水肥热管理概况 | 第12-13页 |
1.2.1 土壤温度管理 | 第12页 |
1.2.2 土壤水分管理 | 第12-13页 |
1.2.3 土壤肥力管理 | 第13页 |
1.3 土壤气体及其调节 | 第13-16页 |
1.3.1 果园土壤主要气体及其来源 | 第13-14页 |
1.3.2 土壤O_2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4-15页 |
1.3.3 土壤CO_2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5页 |
1.3.4 影响土壤透气性的因素 | 第15-16页 |
1.3.5 果园土壤气体调节方法 | 第16页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7-25页 |
2.1 苹果根区土壤O_2与CO_2浓度调查 | 第17页 |
2.2 根区控氧试验 | 第17-19页 |
2.3 化学增氧试验 | 第19-21页 |
2.3.1 过氧化氢对平邑甜茶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9页 |
2.3.2 过氧化钙对平邑甜茶大树根系生长的影响 | 第19-20页 |
2.3.3 过氧化钙对苹果幼树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20页 |
2.3.4 多微氧肥对苹果幼树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20页 |
2.3.5 不同直径孔穴底部O_2扩散速率及O_2浓度变化调查 | 第20-21页 |
2.3.6 果园钻孔通气试验 | 第21页 |
2.4 取样方法 | 第21-23页 |
2.5 指标测定与计算 | 第23-24页 |
2.6 数据分析 | 第24-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49页 |
3.1 苹果根区土壤O_2与CO_2浓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第25-29页 |
3.1.1 苹果根区土壤CO_2浓度周年变化 | 第25页 |
3.1.2 苹果根区土壤O_2浓度亏周年变化 | 第25-26页 |
3.1.3 苹果根区土壤O_2与CO_2浓度变化与温度的关系 | 第26-27页 |
3.1.4 苹果根区土壤O_2与CO_2浓度变化与湿度的关系 | 第27-28页 |
3.1.5 地面覆盖对土壤O_2与CO_2浓度变化的影响 | 第28-29页 |
3.2 根区控氧对土壤O_2浓度及平邑甜茶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29-33页 |
3.2.1 根区控氧对根区环境O_2浓度的影响 | 第29-30页 |
3.2.2 根区控氧对平邑甜茶幼苗根系形态构型和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30-31页 |
3.2.3 根区控氧对平邑甜茶幼苗叶绿素相对含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31-32页 |
3.2.4 根区控氧对平邑甜茶幼苗根/冠比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 化学增氧对苹果根区O_2浓度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33-41页 |
3.3.1 过氧化氢对平邑甜茶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33-35页 |
3.3.2 过氧化钙对苹果幼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35-38页 |
3.3.3 多微氧肥对苹果幼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38-41页 |
3.4 钻孔通气对苹果根区土壤气体交换及根系与果实性状的影响 | 第41-49页 |
3.4.1 不同直径土壤孔穴底部O_2流动和积累 | 第41-42页 |
3.4.2 钻孔及其插玉米秸和苹果枝对土壤CO_2浓度和O_2浓度亏的影响 | 第42-43页 |
3.4.3 钻孔及其插玉米秸和苹果枝对土壤O_2浓度亏/CO_2浓度比值的影响 | 第43-45页 |
3.4.4 钻孔及其插玉米秸和苹果枝对CO_2和O_2体积流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3.4.5 钻孔及其插玉米秸和苹果枝对苹果树根系特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3.4.6 钻孔及其插玉米秸和苹果枝对苹果果实性状的影响 | 第47-49页 |
4 讨论 | 第49-55页 |
4.1 苹果树根区土壤O_2浓度亏与CO_2浓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 第49页 |
4.2 根区控氧对平邑甜茶幼苗根系及根/冠比的影响 | 第49-51页 |
4.3 化学增氧方式对苹果根区气体和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51-52页 |
4.4 钻孔插玉米秸和苹果枝对土壤气体交换及苹果根系与果实性状的影响 | 第52-55页 |
4.4.1 钻孔等处理下施肥孔内土壤气体扩散性能 | 第52-54页 |
4.4.2 钻孔等处理下苹果树根系性能和果实性状 | 第54-55页 |
5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5页 |